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中和烟铺成记纸行 被遗忘的天津老字号

时间:2010-06-17 来源:  作者:

    天津商业历史上有很多老字号,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富有明显时代特色的老字号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些老字号,我们甚至“闻所未闻”。

  中和烟铺

  始于明崇祯末年(1644年)的中和烟铺,坐落于竹竿巷东口,它是天津最具历史的烟铺。中和烟铺专门销售关东烟叶、云烟、水烟、鼻烟等,高、中、低档货品齐全。除在津销售外,也大量供给许多外埠来津的商人。中和烟铺匾由清初福建漕运总督施世纶所书。传说施氏即小说《施公案》中施公的人物取材原型。“中和烟铺”成为目前已知的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一块商业匾额。

  成记纸行

  创办于清末的成记纸行是天津近代纸行业中资金最雄厚、规模最大的商号。

  原籍浙江绍兴的程氏兄弟流落至东门外天后宫附近,靠卖烧纸的小生意逐渐发迹起来。随后,他们开始代销纸品,苦心经营,资金累增,后在东北角置地建楼,开办了成记纸行,并请康有为为其题匾。纸行经营各种宣纸、毛边纸、元书纸、道林纸、绘图纸等,中西货品近百种。至抗日战争前,成记已成为天津工商、新闻、教育界用纸的主要供应商。他们按季节和市场变化备货的同时,还注重各类庙会活动所需香烛纸品的销售,成本低,利润高,该项收入约占全年利润的五成以上。20世纪30年代,成记是天津同行业的营销佼佼者。

  怡和斗店

  “斗”是旧时使用的一种量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因斗店代客买卖粮食是用斗来计量,故称“斗店”。受漕粮运输的影响,天津的斗店多坐落在南北运河两岸。

  当时,天津著名的斗店有5家,即怡和、万春、同顺永、华丰裕、同孚新(原名庆长顺)。他们各有自己的渠道和经营优势,其中资格最老的当数怡和斗店。

  怡和斗店创办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南运河岸永丰屯,市内各处米面铺常来此购买。斗店的粮食客商多来自沧县、独流、杨柳青等地。客商入店后,斗店的业务员(旧称“外柜”)代客联系业务,成交后店家获取佣金若干。交易中,由“会亻载”(粮食经纪人)从中说合,谈妥价格后,即让斗店“抱斗的”过分量。抱斗之人所掌握的刮斗小木板公平与否有一定的分寸,小抹,多抹,买卖双方各占便宜不同。卖家久了也深谙此道,故常在暗中贿赂“抱斗的”。而买者为了多得些粮食也暗中“施恩”,这可谓一种黑幕。怡和斗店在生意兴旺的年度里,可获利达十万块大洋之多。新中国成立后,“过斗”被废除,改用过磅的计量方法。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