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成都烟事

时间:2010-10-12 来源:  作者:

    香烟我们再熟识不过。以前对烟草有很多旧称,除了淡巴菰、担不归、淡肉果等译音外,更有早期诸如金丝烟、返魂草、相思草、芳草等,显得更本土化市井化。甚至有记载说,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南征,兵士被瘴气感染,当地人就送来九叶云香草,叫兵士点燃吸烟以驱除体内瘴气,这就是吸水烟的开始。

    在卷烟没有传入成都之前,人们都吸水烟和叶子烟。自1887年美商老晋隆洋行第一次由上海把卷烟运来,就开始了吸纸烟的历史。而成都有纸烟的时间还要晚。为了打开四川市场,英美烟草公司先派推销员徐子良在重庆设立烟草总经销式销,直到1908年,徐子良又派人到成都进行推销。

    当时人们对纸烟还很是陌生,甚至产生恐惧,说纸烟里掺得有鸦片之类的毒物,吃了就上瘾,专门祸害国人,还是吸水烟叶子烟稳当。烟草公司就采取特别的营销手段,请了一帮人专门拿纸烟到茶馆酒肆、街头巷口及人群聚集的地方去散烟,一边大声宣传说,不要钱免费吸,对接受烟的人还说声谢谢;同时还在各家铺铺去推销,每家塞一包烟尝尝。但大家一想起那些可怕的传闻,有人就把烟丢了,再吐包口水,踩上一脚,避之不及。但也有不怕事的,就不相信会有那么凶,一杆烟就把人麻翻了。捡起地上的烟点燃了猛吸一口,憋了半天才慢慢吐出烟雾,忍不住就笑,嘿,这烟的味道还是不错嘛!于是又捡几只夹在耳朵上……

    纸烟又不用烟杆,也不用像叶子烟那样要自己裹,拿出来就吸,很方便,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宣传,很快就为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年轻人、机关人员,都以吸纸烟显派。

    根据烟草公司的经营方式,一个地方只能设一个总经销,于是决定在成都设立大经销商。徐子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叫周友堂的人商量。周友堂原来是做小生意的,脑子灵活,他见有利可图,一口就答应下来。当即投入资金,在华兴街上开设了专营香烟的“美利亨”商行,这就是成都第一家烟草专卖店。$page$

    为了扩大销售网点,时隔不久,周友堂又把商行转到人流量更大的东大街,并派出一批推销人员去发展下线的零售摊点,送货上门代销,先不用付钱,定期结账,而且不设任何的条件,包调包退。推销员还带着香烟经常到处去了解销售情况,缺什么货马上就可补上,不用自己到商行去进货,方便得很。见有这么好的条件,各家都纷纷代销,时间不长,“美利亨”的销售点就几乎遍布全市,很快打开了销路。跟着,又有好几家大的商家相继经销起了纸烟,如走马街、提督街、草市街等,一时生意红火,商家是财源滚滚。

    当时,成都市面上销售的香烟都是英美烟草,诸如哈德门红锡包之类,等到国产烟进入成都,各方就展开了一场市场争夺战。各茶馆戏园张贴着五花八门的香烟广告,烟盒里放《三国》等洋画,积齐连号就可兑奖。哈德门还依仗雄厚的实力,采取低价倾销的手段挤垮了不少牌子。直到1940年,成都才办起了第一家手工卷烟厂……

    就在上世纪70年代,青龙场正街上还有一家刨制烟丝的作坊,也可手工卷烟。一大块压得板扎的烤烟叶骑在板凳,用手推刨子推下烟丝,还不时有人来买烟丝,小屋里昏暗,弥漫着浓浓的呛人烟味。那时吸烟都是大人的事,小孩吸烟就会遭骂,不一巴掌打得两耳嗡嗡才怪。现在,吸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不得不令人堪忧。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