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禁用硫磺熏制浙贝母(图)
新鲜的浙贝母与浙贝母切片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浙贝母,半数以上出自鄞州。它们多经过硫磺熏蒸处理。尽管卖相好看,容易保存,但其中超标的二氧化硫及重金属,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这一情况即将改变。今年4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出台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限量不超过150mg/kg,同时明令禁止用硫磺熏制浙贝母。
昨天,记者获悉,从5月份至7月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针对浙贝母的质量安全开展专项检查,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硫磺熏制浙贝母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鄞州是全国最大的浙贝母产地,新规的出台将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昨天上午,记者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贝母专项整治小组来到我国浙贝母的主要产地鄞江镇浙贝母种植基地,就此进行实地采访。
硫磺熏制浙贝母
曾经被作为新技术推广
每年立夏前后,是浙贝母的采收季节。
这两天,鄞州区鄞江镇种了10多年浙贝母的农户唐盛丰隔三差五地会往地头跑,查看一下贝母的长势,这些贝母是他一年的收入来源。今年一共种了16亩贝母,马上就可以收了,种植浙贝母温度不能超过30℃,这样出来的品质才是最好的。前阵子一下子温度蹿到30℃,浙贝母叶片发黄,让他心疼了好几天。
对于浙贝母用硫磺熏制处理,唐盛丰记得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鲜的贝母放置一个星期左右,就会皮红起皱,最后腐烂。所以,收割上来的新鲜贝母都要经过一定的防腐处理,以前传统的做法是放石灰处理。不过,上世纪80年代末,用硫磺熏制进行浙贝母初加工作为一种新技术开始在贝农中推广。新鲜贝母一般要用硫磺熏制2天2夜,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三四天就干了。
鄞州区浙东贝母专业合作社的田海波告诉记者,相比早期传统使用石灰加工贝母,用硫磺熏制出来的贝母颜色更白,卖相好,保存时间更长,因而比石灰加工的浙贝母更容易销售。
但这样处理过的贝母,却有损害健康的隐患。它们不仅二氧化硫含量通常超标,而且熏制过程中还会把一些重金属带到浙贝母上,长期服用这种浙贝母,会对呼吸系统及肝脏、肾脏产生危害。另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湿润的黏膜吸收,从而对眼睛及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产生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严重的会致癌。
无硫浙贝母受青睐
尚未采收已订出三成
新规定的出台,让鄞州浙贝母种植户不得不改变处理工艺。不过,这种改变显然并未遭到种植户们的抵触。因为,无硫贝母不仅价格比硫磺熏制贝母要高,而且销路与市场前景似乎也不错。
田海波告诉记者:要让种植户用无硫工艺加工贝母,关键要解决好无硫贝母的销路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昨天,他们特意邀请了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药材采购商去鄞江镇洽谈浙贝母收购事宜。这是这段时间邀请的第三拨药材采购客商了。全部加起来,鄞州区三成的浙贝亩产量已经解决掉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陈元刚告诉记者,这无异于给当地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药材采购商的到来,田海波很高兴。因为尽管比起硫磺熏制,无硫贝母的加工成本提高了不少,光切割成本就提高了3.2元/公斤,但市场售价也着实高了很多,每公斤能卖到130元,比硫磺熏制贝母整整高出了40元/公斤。田海波觉得,合作社前阵子的一个决策很正确,我们花30多万元添置了7台药材烘干机。一台一次能加工1200公斤鲜贝母,即使碰上雨天也不用担心了。
昨天下午,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鄞州区浙东贝母合作社谈妥了合作,将收购当地50吨无硫干浙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前来洽谈的外地以及本地药材采购商纷纷对无硫化贝母加工的前景和销路表示看好。
如果有人继续用硫磺加工贝母,药商还会采购吗?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药材采购商告诉记者,今年国家严格了二氧化硫标准,他们不会收购硫磺加工的浙贝母。对于无硫贝母和硫磺加工的贝母,业内人士能用三招轻易地鉴别:一看,硫磺熏制浙贝母片色泽过于洁白,无硫浙贝母片为本色二闻,硫磺熏制浙贝母有较刺鼻味三尝,硫磺熏制浙贝母口感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