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
我小时候住的小镇上,不少人家都会在院子里外,沿着墙脚种上一些凤仙花。
凤仙花在文人们的眼里,无疑是个娇艳的“媚客”。凤仙花古称金凤花,因单瓣花朵“宛如飞凤,头翅尾足俱全”,翩翩然“欲羽化而登仙”得名。凤仙花的颜色十分鲜艳。“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紫色袍,更饶深浅日般红。”说的就是凤仙花。
然而,乡里人家喜欢凤仙花,更在于它的易生易长却不易凋谢。“牡丹富贵王,弹指凋尘土,如此娇和嫩,何足名花数。”凤仙花则不然。它不择环境,一任人们随便撒几颗籽儿到泥里,只要有水,不需施肥,它们便会破土成长。其茎叶厚实润泽,花朵繁复大气,即使被种在破脸盆破瓦罐里,它们也能在墙角窗台上开出一小片深红浅白的风景。不仅如此,凤仙花的花期在四时之花中是最长的,五月初开,九月犹未尽,连续可达五个月。仲夏时节,凤仙花开得最盛时,浓浓的花香溢向四周,还会驱走墙脚草丛中的“蛇虫百脚”。
不过,我之所以从小就亲近凤仙花,却并不在于它的花,而在于它的“急性子”。每当凤仙花开花结荚后,只要轻轻一碰,花荚就会清脆地迸裂开来,这样的性格分外迎合了男孩们调皮的心态。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会比赛,看谁能轻手轻脚地把凤仙花的花荚摘下来而不碰坏它,谁摘得越多谁就是“花王”。结果的情况常常是,大家根本顾不得计数便早已把花籽迸落了一地,个个成了耍赖的“小猢狲”。
女人们钟情凤仙花的原因当在别处。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它的花可以直接用来染指甲,效果极佳。我小时候,乡里人家除了“蛤蜊油”、“雪花膏”之类的护肤品,哪里有什么洋派的化妆品呢?可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那时她们再穷困依然有着打扮自己的招数。一些爱俏的小媳妇、大妈乃至阿婆,在喜庆的日子里会用“刨花水”梳头“美发”,至于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则常常会用凤仙花来涂染指甲。这种做法在乡里人的眼里乃是一种“野趣”,非但不会说闲话,而且还会一起凑热闹,那些乳臭未干的女孩们更是找到了“臭美”的机会,她们常常会无法无天地把自己的指甲染得通红,随后相互攀比:“怎么样,好看吗?”
这时候,最为高兴的,该是和我住在一条巷子里的凤仙大妈。想来大妈的父母也是爱花人吧,所以给自己的闺女取名为“凤仙”,而庆幸的是,这个女孩长大后果然出落得就像一朵凤仙花。自打嫁给小巷里的张木匠后,凤仙大妈就把原先零乱的小院子收掇一番,种上了许多凤仙花,从此,春来夏去,屋里屋外,花随人影,宛若仙境。这让张木匠十分受用:“我这张木匠可不是那《罗汉钱》里的张木匠,哪里舍得打娘子啊!”
凤仙大妈连同她家的院子,就成了我记忆中一道永远的凤仙花的画页了,至今想来还是那样的纯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