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麻伸长期田管技术
时间:2011-08-01 来源: 作者:
红黄麻是湖北省仅次于稻麦棉油的第五大作物,而且由于两麻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湿抗渍涝等特点。所以,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的时候,不少地方将一些低湿地、高水田、河滩地和土壤瘠薄地都改种了黄红麻。湖北省农村多在夏收作物收获后播种两麻,当出苗后30-40天便进入伸长期,此时,日平均长高4-6厘米、主茎增粗0.2-0.4毫米,伸长期约从6月中延至8月中下旬,由于伏季高温酷热又易干旱,如不加强早管,势必影响两麻产量和品质。 一、肥水齐促:伸长期是两麻需水需肥高峰期,为加速茎叶生长,搭好丰产架码,在伸长期初,亩施尿素10-15公斤(碳铵20-30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浅耕翻入行间,或干施后灌水,起到以水溶肥、水肥齐促的效果。 二、病虫兼治:两麻常见病虫有炭疽病、茎斑病、叶霉病和造桥虫、红蜘蛛、斜纹夜蛾等病害可选用1000倍炭疫灵、百可得、防霉宝等针对性防治;虫害可选用1000倍功夫、万灵、多虫清、万特、奇高等喷杀。上述病虫药剂可任选一种随喷随混,便能达到兼治效果。 三、旱涝共管:今年雨水较多,但到了七月份又会天旱少雨,所以,要采取干涝共管的策略,防患于未然。首先要清理三沟,保证明水能排,暗渍能滤,达到雨住田干;同时,当十至十五天不下雨时,应及时抗旱,采取沟灌或喷灌,满足两麻伸长期对水肥的需求,促使正常生长,达到“两高一优”的生产目标。 四、笨麻早花的处理:笨麻亦称小麻或脚麻,因其秆茎细小,株高不足正常麻株的三分之二,纤维拉力差,易感病虫害,严重影响单位产量和纤维品质,笨麻率一般占全田的20%以上,撒播田还会更高,甚至可达40%左右。所以,在伸长期间要进行1-2次剔除笨麻,使两麻正常植株健壮成长,既减少肥料的浪费,又能促使高产优质。其次,两麻在我省种植经验表明,伸长期后极易早花,尤其撒播田密度大的麻田,早花现象相当普遍,同时,生产实践中,麻农很少进行早花摘除,任其自由发展,科学试验证明,任何作物在开花时期需要消耗体内大量养料和水分,这样就影响和限制麻株的向上生长和增粗,所以,要及时尽早打掉早花,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茎叶生长,控制生殖生长,起到“以氮压花”夺高产优质的综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