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中药产业扶持7.5万农民
日前,在涉县索堡镇土后门村,靠着种植中药材致富的村民吕国平,乐呵呵地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粮食每亩只能收入400元,现在种药材每亩收入2000多元,就连种苗也是县里发的,不用花一分钱!;土后门村是该县最早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全村151户家家都种植了中药材,仅此一项增收70余万元。
像土后门村一样,近年来,涉县扶持带动16个种植示范区的144个村种植中药材,7.5万农民因得益于中药产业而摘掉;贫帽;走上致富路。
涉县是全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耕地资源稀缺,传统农业很难解决山区群众温饱问题,群众致富长期;受山所困;。近年来,该县紧抓太行山道地药材优势主产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山区中药材种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走出一条中药材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以;政府主导、企业引领;为原则,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采用;公司 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为种植村建立种植品种、种植时间、亩产效益等细化到户的种植档案,并协助村户与药材公司签订了供种、服务、收购等方面的合同,解除群众种植中药材后顾之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县免费发放5000余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和2万本药材种植知识挂历,集中举办中药材知识培训班12期,种植现场培训50余期,各村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致富骨干。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与旅游业相结合,按照基地化、特色化、景观化的思路,形成娲皇宫唐王郊沟、王金庄沟两大中药材旅游花廊和辽城、索堡等5个千亩中药材种植观光园区,打造观光农业;中药材试验田;。进一步拓展中药材产业链条,开发出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多个商品,增加了中药材附加值。同时,该县与药业公司合作,建设中药材种养植、收购、加工等环节一体化的中药材种养植开发加工项目和太行山中药材博物馆、野生中药材研发中心和农民中药材种植培训中心等,中药材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被山所困;到;靠山致富;,中药产业给涉县群众致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截至目前,该县中药材达3.3万亩,药材产量达到9000吨,总产值达到7200多万元,太行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