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名烟”店幌考证
时间:2012-01-18 来源: 作者:
“石马”为福建漳州地区一地名,而漳州是目前文献所确切记载的烟草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石马又为“石码”,今属该地区龙海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黎士弘在《仁恕堂笔记》中有载:“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石马非但是烟草最早传入地之一,而且该镇所产的烟丝以其品质优异,在明末清初就已名满天下,文献诗词中多有记载:《福建省烟草报》中有“清顺治七年(1650年)漳州石码、长泰烟商生产的乌厚烟能够供应数十万郑成功义军”。清雍正年间进士、浙江人汪师韩在其《金丝录》中所咏烟的律诗四首中有云“龙烟石马外诸余,于囊于凝聚物殊”。清嘉庆、道光年间人诸联在其《烟草歌》中有云“漳泉马氏更传名,辟瘴消寒最有灵。石马余糖分次第,金 丝辣麝记分明。”。清光绪年间,左海县专营烟丝的店、摊近300家,出现了“卖烟之家倍多于米铺”的景象。光绪二十二年间(1896年)石码烟试销东南亚成功,短短几年间,便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井里汶、梭罗、三宝垅、直葛等东南亚地区。
《康熙六旬万寿庆图典卷》是为纪念康熙60大寿(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由宫廷画家冷枚、徐玫、金昆等十余人共同创作的。此图卷描绘了万寿节前一天,康熙帝从京城西郊畅春园回宫的情景,皇帝及诸妃在庞大的仪仗队护卫下,经由西直门回皇宫。长街通道,结彩张灯;百戏列陈,千乐共奏;龙棚、经棚逶迤相衔;王公大臣耆老庶民夹道跪迎。场面隆重宏大排场,蔚为壮观。图卷分上下两卷,上卷长38.3米,下卷长37.2米,均纵0.45米。近80米的长卷描绘了畅春园至皇宫三十余里的街景,将京城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人物尽入画中,古都繁华、先民风采,尽展眼前。
图中所展现的仅为当时京城西北边一隅的街景,由此可以推想当年天子脚下的“石马名烟”商铺之多、之盛。当然并不见得所有出售的烟丝都是产自福建漳州石马镇,因为在当时“石马名烟”名声赫赫,享誉全国,许多外地所产烟丝为打开销路也打上“石马名烟”的招牌,即现在所谓的仿名牌或假名牌。
此图原稿已佚,目前所见系嘉庆年间绘本,没作任何更改,所绘街景便能真实再现康熙60大寿前一天京师风貌,那“石马名烟”这个店幌将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烟草店铺招牌图样。倘若有所更改,至少也能反映出清朝嘉庆年间京城“石马名烟”的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