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石斛

时间:2013-02-22 来源:  作者:
【导读】

;

  一、概述
  石斛为较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铁皮石斛经加工,习称"耳环石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石斛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明代《本草纲目》载:"伤甲、除痹下气,补五脏虚老赢瘦,强阴益精……"可见石斛用于治病已有很长历史,疗效也早已肯定。   性味功效:;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能。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
  主要成分:;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奥克新碱、石斛胺、石斛宁。
  主要药理作用:金钗石斛流浸膏对人工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石斛碱则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对血压和呼吸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惊厥。流浸膏对离体兔肠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则不论浓度高低均为抑制。 ;   二 、分布及采收加工储藏 ;   (一)分布
  环草石斛(粉花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龙州、大新、那坡、靖西、隆林、凌云、南丹、东兰、罗城、平乐、永福、钟山;贵州兴义、罗甸、安龙、江口、关岭。
  马鞭石斛(流苏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龙州、武鸣、天等、田林、靖西、隆林、凌云、南丹、天峨;云南滇南地区;贵州罗甸、兴义、平塘、关岭、紫云、从江、江口、正安、务川、习水、赫章。
  黄草石斛(疏花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德保、靖西、田林、凌云、隆林、南丹;云南麻栗坡、砚山、屏边、勐海、勐腊、澜沧、镇康、临沧;贵州兴义、罗甸、独山、安龙、平塘、关岭、荔波、长顺。
  铁皮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靖西、兴安、金秀、平南、西林、隆林;贵州罗甸、兴义、赤水、习水、正安、江口;四川合江、泸县、峨眉、峨边、眉山、洪雅、夹江、江津、铜梁、雅安、荥经、万源;云南文山、思茅地区及富民、贡山、勐海、沧源。
  金钗石斛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靖西、兴安、金秀、平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西林。
  地方习用品:罗河石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兜唇石斛分布于广西;钩状石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疏花石斛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玫瑰石斛分布于云南、贵州;齿瓣石斛分布于云南、贵州;霍山石斛分布于安徽;密花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西藏;串珠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台湾、贵州;广东石斛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细茎石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迭鞘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细叶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唇石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台湾;黑毛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戟叶金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聚石斛分布于广西、云南。   (二)采收及加工
  1、采收 野生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后采收的质量好。家种者则宜在每年春天植株未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宜采老留嫩,用剪刀将3年生以上的茎株剪下,留下嫩的茎枝继续生长。
  2、加工 因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往往数个品种加工成一种药材(商品),也有一个品种加工成一种或两种药材(商品)。各种石斛原植物加工方法如下。
  鲜石斛由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钩状石斛、重唇石斛、疏花石斛加工而成。
  黄草石斛由疏花石斛、罗河石斛、钩状石斛、玫瑰石斛、齿状石斛、霍山石斛、串珠石斛、密花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加工而成,(广西加工成的干货为大小黄草条、黄草节三个规格。云南、贵州加工成干货为大、中、小黄草三个规格)。
  马鞭石斛由流苏石斛、迭鞘石斛、细叶石斛加工而成,(广西加工成大小马鞭石斛,云南、贵州加工成大黄草、中黄草)。
  金钗石斛由金钗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称大黄草)。
  环草石斛由环草石斛别名:粉花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圆钗石斛由重唇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耳环石斛由铁皮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
  风斗(成小黄草或环草)。
  金黄泽由聚石斛加工而成。
  圆石斛由黑毛石斛加工而成。
  有瓜石斛由戟叶金石斛加工而成。
  环草石斛加工方法:将采回的野生丛株或单独剪下的茎株,洗去泥沙,除净叶片及芦头须根。分离出单株茎,再拣出枯死草和杂物,放入85℃的热水中浸烫1-2分钟,捞起,摊在竹 或水泥晒场曝晒,待晒至软身时,边晒边用双手搓揉,将包在茎枝上的残留叶鞘除净,每天1次,直至足干。也可直接将株茎摊晒,常翻动,晒五、六成干(身软),即按上法搓晒至足干。
  黄草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有瓜石斛加工方法:采收后,除去枯死草和杂草,洗去泥沙,摘去叶片,剪去根头和须根,放入沸水锅中浸烫约5分钟,捞出滴干水,摊放在水泥晒场上曝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五成干(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除加工成黄草条外,尚可加工成黄草节,其方法是:将成条的茎株用利刀切1-1.5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摊在竹 或晒场上曝晒,并不断翻动,半干时,用手搓去外薄衣,晒至足干。
  铁皮石斛加工方法:将铁皮石斛,拣净枯死草和杂质,除去叶片,分出单株,留下2条须根,然后把株茎剪成5-8厘米长一段,洗净,晾干水分,放入干净的铁锅内炒至变软,趁热搓去残留叶鞘,置通风处晾1-2天,再放在有细孔眼的铝皮盘内,用炭火加热,并随手将其扭成弹簧状或螺旋形,如此多次。定形后,烘至足干,商品称"风斗"。加工后把带有须根和不带须根的成品分开处置。   (三)储藏养护
  干石斛用麻袋包装或压缩打包件,干燥品易保管,受潮易生霉。吸潮品表面出现黑色霉斑,断面逐渐腐烂。
  鲜石斛入库前,应进行检查挑选,剔出腐烂、干枯及破损的茎枝,然后将根部放入水内浸泡12小时左右,取出放入竹篓凉干,把根展开,假植于砂箱内(砂土厚度20-30厘米),上面再复盖一层泥土(10-15厘米),每日洒水两次,经3-5天出芽时,可隔天淋水1次,约10天左右即可生叶,这时须将嫩芽掐去,保持茎枝肥壮。气候温暖地区,春秋季可将石斛捆成很松的小把,立放在带有少量水分的砂土上,或者放在竹筐内,每隔1天可连同筐放入水内,将根浸泡5分钟,取出后存放在空气流通地方,冬季放在土地上或竹筐内,上面铺上蒲包,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当温度。夏季将鲜石斛放在空气流通和凉爽的地方,但要经常整理翻动,使其通风不受闷热。如地面过干,可洒少量清水以保持湿润,如果浇水过多或受雨淋,都易引起腐烂。 ;   三 、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一)形态特征
  1、环草石斛 茎圆柱形,高15-30厘米,柔软,下垂,粗3-6毫米。叶近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6-1.6厘米,顶端急尖。花单生于有叶茎上,花蕾紫红色,开放时为浅紫色,有香气,萼片长1.4-1.9厘米,宽7-8厘米;花瓣长圆形,长1.6-2.1厘米,宽7-10毫米;唇瓣近圆形,黄色,长宽相等。为2-2.5厘米,先端圆形,内面被短毛。
  2、马鞭石斛 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处带紫色,有槽,长37-100厘米,粗约1.2厘米。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无叶茎的先端,下垂,有花5-8朵,金黄色,有香气;萼片长约2.5厘米,宽1.2-1.4厘米;花瓣与花萼等长。唇盘上有1个肾形深紫色斑块,两面均有绒毛。
  3、黄草石斛 茎圆形,近肉质,长50-100厘米,粗1-1.5厘米。叶纸质,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伞形花序,近无总梗,侧生于有叶的茎节上;有花4-17束,每束有花2-6朵,金黄色,肉质,有香气;唇瓣横长圆形而凹,唇盘上有2个紫色斑块,2条褐色线由基部伸至中部,两面均有绒毛。
  4、铁皮石斛 茎圆形,高15-30厘米,最高可达60厘米,粗4-5毫米,节带紫黑色。叶片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0.8-2厘米,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的茎中上部,有花2-4朵,淡黄色,稍有香气;萼片长1.2-2厘米;花瓣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长1.3-1.6厘米,宽7-9毫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胼胝体。
  5、金钗石斛 茎粗壮,径1-1.5厘米,黄绿色,上部稍扁而略成"之"字形,高30-50厘米。叶近革质,3-5片叶,生于茎的上端,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两圆裂。总状花序生于茎上部,数个,每个有花2-3朵;花大,稍下垂,直径6-8厘米;花被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圆形,唇盘上有一个深紫色斑点。   (二)生态环境
  石斛属植物大多生长在亚热带,海拔较高湿度较大,有充足散射光的深山老林中。常在深山老林中附生于树皮疏松而厚的树干或树枝上,也有生长于石缝、石槽间。   (三)生物学特性
  石斛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8-21℃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在8℃以上,无霜期250-30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生长处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为适宜。其生长发育规律大致为:每年春末或夏初期间,在2年生的茎上部的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并发育成新茎,老茎则逐渐皱缩,不再开花。秋季新茎渐趋成熟,生长减慢,并在凉爽较干燥的气候中进入休眠期,以利于越冬花芽的形成。花期4-6月,果期6-7月。 ;   四 、性状规格 ;   (一)药材性状
  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0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的纵横纹。质地坚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  马鞭石斛: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40-120厘米,直径0.3-0.8厘米,节间长3-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常有灰黄色叶鞘残存,有深纵沟纹。质地疏松,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黄草石斛:⑴黄草条:长圆柱形,尾端稍弯曲,长30-80厘米,节间长2-3.5厘米,直径0.3-0.5厘米,表面黄色或淡黄色,具纵沟。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嚼之有粘性。⑵黄草节:呈短圆柱状,长约1.5厘米,黄色或黄白色,具纵沟,切面灰白色。
  耳环石斛:呈弹簧状或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3厘米。金黄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基部留下短须根(龙头),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上部略呈"之"字形,长20-40厘米,直径0.3-0.6厘米,节间长2.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深纵沟。质地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圆钗石斛:呈棍棒状或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0.2-0.4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较粗,节长1-1.5厘米。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纹,稍有横斜纹。结实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味淡,嚼之有粘性。
  圆石斛:呈棍棒状,长20-25厘米,直径0.5-0.7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粗,节间长1.5-2厘米。表面淡黄色,具纵纹,质松泡,易折断,粘性少。
  金黄泽:呈纺锤状四棱形,长3-8厘米,直径1-2厘米,通常由4节组成,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或黄绿色,有皱纹。具光泽,体轻,质松,味淡。
  有瓜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2-3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金黄色,光滑微有纵纹,节明显,多分枝。每一分枝顶端膨大成压扁状假鳞茎,俗称"瓜","有瓜",即指此而言。"瓜"长3-4厘米,直径0.3-1厘米,有深纵纹,质松,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二)规格标准
  主产区广西所制订的地方标准。   石斛商品规格标准   环草石斛 一级 足干,色金黄,身幼细坚实,柔软,横直纹如蟋蟀翅脉,无白衣,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环草石斛 二级 标准与一级基本相同,但有部分质地较硬。
  环草石斛 三级 足干,色黄,条较粗,身较硬,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马鞭石斛 小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粗直径0.3厘米以内。
  大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粗直径超过0.3厘米。
  黄草石斛 黄草节 足干,色黄结实,不捶破,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霉坏,条长1.5厘米左右,粗0.5厘米以内
  小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左右,条粗0.3厘米以内。
  大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以上,条粗0.3厘米以上。
  耳环石斛 一级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结实,全部具有"龙头凤尾",黄绿色或金黄色,无杂质,无霉坏。
  二级 足干,螺旋形稍松不紧贴,2-4个旋纹,身稍粗较结实,其余与一级相同。
  三级 足干,螺旋形较松散不紧贴,身粗不甚结实,不具"龙头凤尾",其余与一级相同。
  金钗石斛 统 足干,色黄,无须根,无枯死草,不捶破,无霉坏。
  圆钗石斛 统 足干,色金黄,茎圆形,无须根,无霉坏,条长30厘米以下。
  圆石斛 统 足干,色淡黄或黄色,质松泡,无须根,无霉坏,不捶破
  金黄泽 统 足干,大瓜饱满,金黄色,无须根,无霉坏,无捶破。
  有瓜石斛 统 足干,有瓜,色金黄,不捶破,无枯死草。
  鲜石斛 统 全株,色鲜,无枯死草,无腐烂茎叶,无泥杂。 ;   五、 供求状况 ;   石斛不仅在国内药用配方用量很大,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商品,尤其黄草石斛、环草石斛、耳环石斛,在国际市场上已久负盛名。一些省区开拓以石斛为原料的中成药新产品取得可喜成绩。如广西南宁生产的"石斛精"、"石斛露",疗效好,深受欢迎。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石斛年销售量为80-100万公斤。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100万公斤。 ;   六 、药典标准 ;   2005年版药典标准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鞭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性状: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铁皮枫斗 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 ,直径0.2-0.3c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黏性。
  马鞭石斛 呈长圆柱形,长40-120cm,直径0.5-0.8cm,节间长3-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 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铁皮枫斗 表皮细胞外壁及侧壁稍增厚、微木化。维管束略排成4-5圈,外侧小型薄壁细胞中有的含硅质块。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
  马鞭石斛 表皮细胞扁圆形,外壁及侧壁增厚,木化,有层纹。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有壁孔,维管束略排成3-4圈。
  炮制:干品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鲜品洗净,切断。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用法与用量:6-12g,鲜品15-30g。入复方宜先煎,单用可久煎。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 ; ;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