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资讯

虚高行情余波未平 产能过剩危机再敲警钟~~2013年上半年国内中药材市场监测分析及预警报告

时间:2013-07-10 来源:  作者:
【导读】国内外对中药材原料的安全稳定供应提出越来越高要求,但与之相应的,在价格方面,是2009年1月到2011年7月这波历史罕见的高峰期余波未平,造成的“余震”一直持续到2013年上半年…… 综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国内外对中药材原料的安全稳定供应提出越来越高要求,既想吃得饱又想吃得好。但与之相应的,在价格方面,是2009年1月到2011年7月这波历史罕见的高峰期余波未平,造成的余震一直持续到2013年上半年;在生产方面,高行情造成的部分中药材生产过热后患开始逐步显现,多个高价期的明星品种高位跳水,药贱伤农;在资源方面,野生资源枯竭加速,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未来,国内中药材市场整体行情有望进一步下探,不破不立,市场急剧波动和大环境变化,也使行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流通体系和管理思路建立更为迫切。新生力量对旧传统的改造提升效果明显,正日益成长为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变革者和中流砥柱。 第一部分 整体层面评价

一、综合200指数运行情况



图1中药材大盘综合200指数走势

2013年上半年,反映国内中药材整体行情走势的综合200指数,明显受到前期虚高行情余波影响。综指200在2011年6月下旬曾达到2938点历史最高位,较2009年1月上涨1874点,涨幅高达176%。后虽经政策调控、泡沫破裂造成市场恐慌性抛售,将点位迅速打压到2200点以下。但一方面长期受高价抑制的刚性需求因此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中药材的生长周期特性造成的行情平抑时间差,促使综指200从2012年底就开始出现报复性反弹。几经震荡后2013年7月1日报收于2614点。虽然较2011年最高点下跌324点,跌幅达12%,但较2013年1月1日的2424点反而上升了190点,升幅达到8.2%,即呈现长期下行通道中的阶段性上升。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药市行情仍处相对高位,属于前期高行情余震。部分品种的旧库存丰厚,特别是前期虚高行情蓄积的产能过剩,造成的冲击后果将逐步凸显,对中药材后市健康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压力。随着下半年产新和资金回笼压力加大,综合200指数有望进一步下行,部分价格虚高品种有跳水风险。

二、 上半年国内药材市场新动向

随着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国内中药材产业大环境已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在2013年上半年表现尤为突出,并深刻影响到行业各个层面。

2.1大健康时代来临,刚性需求增势明显 除了国家将持续加大全民医保支出外,中医药整体治疗手段的优越性也日益显现。在全球大健康时代已来临的背景下,民众对中药长期性需求增长毋庸置疑。例如国家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含民族用药)共计205种,占39.4%,较2009年版显著上升;又如2013年上半年,据中药材买卖通网上交易平台显示,大枣、枸杞子、西洋参、冬虫夏草、党参和灵芝等药食两用品种,交易量较2012年下半年增幅平均超过20%。

2.2 民众对中药品质容忍度降价,质量门事故频发 2013年上半年可谓中药行业的多事之秋,从广药问题山银花事件,到几大品牌汞超标问题,再到近日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中药材农残超标话题。一方面说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于中药品质要求日益严苛;另一方面也将长期存在中药质量评价困境暴露无疑。在这个敏感问题上,除了需要让民众明白,中药材这个农副产品的品质提高需要渐进过程外;更需要让行业链条上的参与者明白,靠粗放式生产加工,甚至坑蒙拐骗的道路会越变越窄。

2.3 游资凶猛,扰乱市场健康运行 受药市行情迅速抬升和炒作巨利诱惑,在大量货币供应基础上,投资者和投机者不可避免地投入到本身就有炒作传统的中药材行业。据调研,除外部资本外,更有国内多家药企参与了近几年的中药材囤积炒作,资本力量的强大与中药材盘面的弱小形成鲜明反差。除了造成药价持续虚高不能反映真实需求外;更对产能调整形成严重误导,使多个本该调减的中药材品种继续扩大再生产,给后市运行造成巨大风险。

2.4 中药材生产成本持续加大,谁来生产成难题 2013年上半年行情居高不下,除了前述因素外,与中药材生产成本的持续加大亦有直接关系。农村劳力的锐减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共性问题,这个共性问题在中药材生产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因为,在有限劳力条件下,农民必然优先保障吃饭问题,随后才有精力考虑经济作物发展,并且这种经济作物收入性价比还不能太低。例如今年在金银主产区,由于价格过低,就出现了漫山遍野待采花无人采摘的尴尬局面。这种现状无形中也推高了中药材生产成本。

2.5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深刻改变行业态势 十八大确立包含信息化的新四化大战略,并提出信息化加快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结合方针。在这条道路上,作为特色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材行业走在最前列,正在深刻改变着行业落后态势。例如在山银花主产区的武陵山区,由于2012年全国金银花产能严重过剩,2013年价格下跌到不足高位时的三成,产销面临 寒冬。但采用了现代信息和电子交易平台的秀山金银花产区,却通过及时预警调减生产、加快电子交易对接产销和引导企业进入产区等措施成功突围,创造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成功范例。假以时日,这种全新模式必将引领、架构中药材行未来。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