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植物与真菌的“化学战争”
中国古代四大香料沉、檀、龙、麝,以沉香为首,也以沉香最为神秘。檀香来自檀香木,龙涎香由抹香鲸的消化系统产生,麝香是雄麝腺囊的分泌物,而沉香虽结自沉香树,但却并非像每棵松树那样都分泌松脂,千百棵沉香树中才能有一棵会结出沉香来,因而更显珍稀,有植物中的钻石、一片万钱之说。
沉香的香气高雅醇厚,点燃后香气变幻莫测。自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之后,香料就开始进入汉代宫廷,受到历代达官贵人的珍爱,然而直到现代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沉香之谜才逐步被破解。
沉香树生长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大多数沉香木本身并无香气,并且木质疏松。沉香树如因电闪雷劈、飓风吹折、虫兽噬咬或斧砍锯伐等原因受伤,就会分泌树脂、树胶修复伤口。然而这些分泌物并不会自然变成沉香。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戚树源研究员发现,只有创口被黄绿墨耳真菌等一些不知名的菌种感染,形成病灶才会结香。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生物化学战争:各种菌类大量繁殖并扩散,沉香树本能地抵抗,结果它们搅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终于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苄基丙酮。
随着时间的推移,苄基丙酮最终会形成倍半萜化合物和色酮类化合物,经分析这两类化合物至少可以分解出数百种成分,这些油晃晃的物质和木质纤维混合在一起就叫沉香。这场战争持续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形成黑褐色、油脂丰富、可沉于水的上等沉香,由此可见沉香的难得。早在宋代,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一书中就曾写道沉香一片值万钱,当时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是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四大闲事。
沉香树是瑞香科沉香属的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主要长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局部地区,因树种、亚种、变型等区别,沉香也分为很多品种,产自越南和周边区域的叫密香,生长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叫星洲香,而我国海南、广东等地的沉香则被称为白木香和女儿香。相传东莞历史上曾大量出产沉香,当地姑娘习惯佩挂沉香,因此沉香又被称为女儿香。由于千百年来的采伐,野生沉香林已成稀缺资源,国际上将6种沉香树列入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单。目前全世界只有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和我国海南省存有少量天然沉香树,其他地区大多数是这十几年人工种植的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