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南方金银花 为山银花正名
眼下,正是金银花干花上市时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金银花种植大户唐世汉却每天愁眉不展。
今年行情不好,老客户都不愿意订购,一分钱都没有收回。唐世汉指着板房内成堆的金银花抱怨,今年他家种了150亩金银花,年初他还投资80万元添置了新的加工设备,新建了100多平方米的储藏板房。目前,种植、加工的50多吨干花都堆在板房里。而去年这时候,他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0多个客商。
跟唐世汉一样,一提起金银花,众多金银花种植户都是唉声叹气。金银花产量曾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隆回,为何今年出现了严重滞销?
记者了解到,隆回金银花滞销事件起源于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把南方种植的金银花改名为山银花。年初有媒体报道山银花上火伤身,使得制药企业和消费者不敢使用南方山银花,药品原材料大量滞销堆积,花农损失巨大。那么,山银花与金银花到底有何区别?山银花为何会在最新两版的国家药典当中被单列了?
山银花被诋毁
金银花,种好了是药,种不好就是草。隆回小沙江镇杉木坪村支书罗贞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金银花价格就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以前1公斤干花可卖220元,湿花也能卖8元1公斤,现在1公斤干花30元都无人问津,湿花只能卖几角。
今年完全打不开市场,历年来这么低的价格还是头一次。小沙江镇一药企老板舒利告诉记者,镇上的药市街是当地金银花交易中心,集中了几十家经销门面。如今,大部分门面处于关闭状态。
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乡镇地处隆回北面高寒山区,因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盛产金银花。隆回县政府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马社军向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这些地区就大规模种植金银花,种植区也从北面推广到了南面,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原生态种植区,年产值达10亿元,金银花也成了当地瑶、汉农民的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