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用药安全 地黄丸系列中成药的鉴别应用

时间:2013-09-18 来源:  作者:
【导读】在东汉《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后世衍化出了一系列临床常用的地黄丸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

  在东汉《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后世衍化出了一系列临床常用的地黄丸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这些地黄丸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但目前临床存在不少误用滥用的情况:比如,很多人认为地黄丸是保健品,即使无身体不适,也可自行购买服用;也有人去找西医医师开地黄丸处方,而西医医师大多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不深,难以正确地辨证使用地黄丸。

  是药三分毒,误用滥用地黄丸系列中成药,不仅对病证无济于事,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笔者在临床上接诊了不少因长期滥用六味地黄丸而出现痰多、脘痞、便溏的患者。那么,如何合理使用地黄丸系列中成药呢?

  地黄丸系列中成药均能补肝肾,主治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脉沉等。然而,不同的地黄丸有偏于滋补阴血和温补阳气的不同,主治证则有肝肾阴血亏虚和肾气肾阳虚之别。临床上,肝肾阴虚与肾气肾阳虚皆有腰膝酸软之症,使用时不能仅凭腰膝酸软,就随意选用地黄丸,使用前须明辨阴虚或阳虚、病位之偏重,根据不同地黄丸的功效特点准确选用。地黄丸据其功效特点可大致分为补阴血类地黄丸和补阳气类地黄丸。

  温补阳气类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为温补肾气肾阳两大名方,都能补肾之阳气。由于二者组成、功效相似,近代不少医家误将两方等同为一方使用。但两方组成有生地黄与熟地黄、桂枝与肉桂的不同,各有偏重。

  肾气虚或肾阳不足轻证宜选用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中地黄生用、桂用枝,生地黄性寒清热养阴,并能通血脉,逐血痹;桂枝长于化气行水。全方重在平补肾气,以复肾化气行水之功,故临证出现肾气亏虚、气不化水、肾主水功能下降而见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痰饮、水肿、消渴等水液代谢障碍,小便异常变化的表现时,最为适宜。该方也常用于肾阳不足轻证,见腰痛脚软,四肢不温,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等。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慢性肾炎、前列腺肥大、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老年性白内障、骨质疏松症、老年性尿道综合征、神经源性膀胱尿崩症、变应性鼻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等属于肾气肾阳不足者。

  肾阳亏虚证宜用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将金匮肾气丸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桂枝易为肉桂,整方温补肾阳的作用凸显。临床适用于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证,以温煦不足而见寒象明显为其临证特点,见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遗尿或尿失禁、阳痿、精冷精少、滑泄、宫寒不孕、舌淡而胖、脉沉细等。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畏寒肢冷、舌淡而胖、脉沉细为辨证要点。现代可用于骨质疏松症、闭经、不孕、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前列腺肥大、神经衰弱、老年性白内障等属于肾阳亏虚者。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