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与东盟中药贸易额同比增长近五成
时间:2013-09-25 来源: 作者:
【导读】随着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我国与东盟各国间医药保健品类关税大幅降低,通关更加便利,2010年全年我国与东盟地区诸国的中药贸易额已达3.3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
图1: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中药出口市场分布图
(单位:出口额占比%)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
随着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我国与东盟各国间医药保健品类关税大幅降低,通关更加便利,2010年全年我国与东盟地区诸国的中药贸易额已达3.38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中药贸易额为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8.57%.其中,我国对东盟地区中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6%;我国从东盟中药进口额为5612.96万美元,同比增长83.24%.由此可见,中国-东盟中药贸易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部分省、市、区与东盟国家开展中药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盟国家华人集中,用药习惯相近;东盟地区人口数量达近7亿,近年来随着地区人口数量和经济的增长,当地民众医疗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传统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东盟地区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医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对药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开拓东盟传统药物市场的有利条件。
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表现抢眼
中药材及饮片和提取物一直占据着我国出口东盟中药商品总额80%以上的份额。这几年,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出口量一直保持平稳状态,平均出口价格同比增幅在11%左右,主要出口商品为菊花、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川芎、枸杞和当归等。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有大幅增长,只有少量商品出口有所回落。出口有所回落的主要是当归,原因是当归主产地甘肃岷县发生6.6级地震,岷归价格在地震过后的数天上涨了20%~25%,带动出口价格大幅上涨,今年1~6月我国对东盟当归出口数量为167271千克,同比下降48.87%;出口价格为11.38美元/千克,同比上涨70.9%;出口额为190.32万美元,同比下降12.62%.
桉叶油是我国出口东盟的第一大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桉叶油生产技术、质量、产量等方面的能力都大大加强,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桉叶油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我国桉叶油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而以云南滇西为代表。云南滇西地区是桉叶油主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蓝桉生产环境,当地生产的桉叶油质量上乘,产量也居全国第一。桉叶油按质量标准分为食用香精、工业用油和医药用油,在医药上应用较多的是蓝桉油。蓝桉油具有抗多种细菌的作用,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有祛痰作用。从2006年起,我国桉叶油出口价格就连续上扬。2012年我国桉叶油出口价格有较大幅度回落,这主要是由前几年价格上涨过快所导致。今年上半年,随着需求的进一步稳定,我国桉叶油出口价格回落幅度已大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