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资讯

陇药 强势突围迈向振兴之路

时间:2013-09-27 来源:  作者:
【导读】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地,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在316万亩、产量75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如此丰厚的资源优势,却并未给我省带来突出的经济优势。如何让资源优势转换为……   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地,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在316万亩、产量75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如此丰厚的资源优势,却并未给我省带来突出的经济优势。

  如何让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如何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走上振兴之路,把陇药大省建设成陇药强省?多年来,我省在漫漫艰苦探索的征程中,在徘徊与反复的拉锯中,寻找着强势突围。9月26日,在陇西县文峰药材交易城举行的中国.陇西第六届中医药博览会,将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陇药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陇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之美称。经过多年发展,这个西北小县城已崛起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地产药材种植加工和集散基地以及中药材仓贮库,被誉为中国药都,对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标本意义和引领示范作用。本报记者贾莉丽通讯员安富军

  优势产业陇药为农民致富梦插上翅膀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全省现有药用资源品种1527种,其中传统地道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甘草、大黄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岷县当归等12个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

  业内专家表示,甘肃发展中医药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是贫困地区调结构、促增收、保生态、可持续的最现实、最有效的产业之一。

  自1985年开始,陇西当地农民已逐渐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开始大规模种植党参。48岁的双泉乡农民赵爱军说,他已经有15年不种小麦了。

  家里12亩土地,以前主要种土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然而,由于谷深坡陡,耕地瘠薄零散,庄稼收入微薄,尤其遇上干旱天气,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说起种粮食作物,赵爱军很无奈。然而,自从种了中药材以后,他家里宽裕多了,价格好的一年12亩地能收入近十万元。

  赵爱军依靠中药材致富的故事在陇西仅仅是一个缩影。

  9月24日,在去往首阳镇的路上,记者看到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的黄芪、党参等中药材长势喜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尽管天气渐凉。但首阳地产药材市场,交易人气却十分火爆,药香四溢。

  据首阳地产药材市场的一位李姓老板介绍,首阳全镇总人口4万多人,从事药材个体加工和贩运的就有1.2万多人。每到交易旺季,日上市经销人员1万余人。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陇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由17万亩发展到30万亩,产量由1.98万吨发展到5万吨,市场交易额由4.5亿元发展到20多亿元;仅种植部分提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5元增加到980元,占农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5%提高到41%,加上劳务、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获得的收入,可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中药材产业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已成为陇西提升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主管农业的陇西县副县长王文雁说。

  尝到发展中药材产业甜头的不止陇西,目前全省有20多个县中药材种植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主要分布在定西、陇南及河西部分地区。其中陇西、岷县、渭源、武都、宕昌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漳县、瓜州、民乐等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靖远、景泰、玉门、民勤等7个县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