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走东盟 还需下番真功夫
时间:2013-10-10 来源: 作者:
【导读】相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中医药在东盟地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是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在东盟地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
相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中医药在东盟地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是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在东盟地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有望在东盟国家生根开花,造福更多百姓印尼
巩固良好声誉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中心,一座院子把都市的车水马龙隔在门外。走进小院,精致的花园、古朴的陈设映入眼帘,扑鼻而来的药香宁心安神,一副楹联引人注目:;炮制虽繁必不敢少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里就是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在雅加达开设的分店。
自2004年开业以来,同仁堂雅加达分店已接诊患者近8万人次,慕名从周边城市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有时甚至需要电话预约。等候问诊的阿妮塔今年43岁,;中医真了不起,;听闻记者来自中国,她竖起了大拇指,;通过中药调养,困扰我很多年的肠胃病慢慢地好转了。;来自泗水的阿尔纳正在抓药,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同仁堂的老客户,已经养成了中药保健调理的习惯,;这里的药材质量国内最高,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专门来雅加达抓次药。;
坚持聘用优秀中国医师坐堂,坚持选用优质药材,通过近10年的经营,同仁堂品牌已在印尼深入人心。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花季红表示,计划到2015年在印尼开设8家诊所,并将同仁堂产品推向当地西医市场。
中医药在印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兴起在印尼可以追溯至17世纪。大量;下南洋;的中国劳工把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带至东南亚国家,中医药和印尼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生根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十分兴旺,中医师也被尊称为;国医;。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一度受到限制和打压,但近十几年来逐渐复苏,并生发出新的活力,浓浓的中药香已飘到印尼各大城市。
西雅加达草埔唐人街一带,中医药店铺随处可见。草埔购物中心大大小小的药材店里,中药和印尼草药同柜出售,而中国的中成药则更受欢迎,片仔癀、六神丸、正骨水都是销量居高不下的药品。
沿班芝兰大街行走,几分钟就能看到一家中医诊所,拥有80年历史的万成中医诊所除了有医师坐堂诊断外,也提供预先包装好的四物汤、石斛饮等药膳汤料供顾客选用。27岁的娣娣对记者说,她对中国药膳很有兴趣,原本苦口的良药加进汤羹菜饭里反而增添了风味,也有利身体健康,自己已经用莲心茶取代了一直喝的罐装饮料,平时炖汤时也会加入一些中草药,;我相信中药会让身体循序渐进地好起来;。
中医药诊所、企业在印尼不仅是经济实体,还承担着文化载体的重要使命。同仁堂与当地中医协会保持密切合作,通过定期选派医师培训授课,互换两国中医治疗经验;天士力印尼分公司成立6年间共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培训2000余场、义诊活动1000余次。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印尼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加强药材种植、医学教育的合作协议。而随着中医药走进印尼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本地学生选择赴华学习中医,各地中医药大学中都可以见到印尼学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