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货”和他的采山致富梦
时间:2013-10-16 来源: 作者:
【导读】当小兴安岭的群山峻岭变得五颜六色、绚丽缤纷时,林都伊春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秋季。每天清晨,伴着一群群劳作的采山人,一筐筐、一担担黄澄澄、金灿灿的榛蘑、元蘑、山核桃、山梨……
当小兴安岭的群山峻岭变得五颜六色、绚丽缤纷时,黑龙江省林都伊春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秋季。每天清晨,伴着一群群劳作的采山人,一筐筐、一担担黄澄澄、金灿灿的榛蘑、元蘑、山核桃、山梨、松子、榛子等山货就摆上了市场的大大小小摊位,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来旅游的消费者。在市中心区升辉市场,记者见到了一位特殊的采山人。与其他采山人不同,他采的山货主要是灵芝、树黄、蚂蚁等。用众多采山者的话说:人家吃的是我们吃不了的苦,收入也是我们的几倍。这位被人们称为张山货的采山人就是友好林业局友谊林场下岗职工张永库。
从山特产品的走俏中看到了致富希望
今年46岁的张永库高中毕业后就在友好林业局友谊林场从事木材采伐工作。随着森林可采资源日益减少,他与妻子双双下岗,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市实行林场所撤并后,他带着一家人于2000年迁入伊春区定居。为了养活一家人,勤劳的张永库先后从事过许多工作,但都没挣到钱,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随着近年来我市山特产品品牌日益叫响,市场上对山特产品需求量大增。在这样的趋势下,张永库重新走进深山,凭借自己生在林区、熟悉大山、了解山货生长习性的优势,很快便从采山中尝到了甜头。每年春天采山菜、夏天采草药、秋天采蘑菇、山核桃、松子、榛子。由于经常采山,且不怕吃苦,他采的山货品种全、质量好,因此,他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张山货。
靠吃苦耐劳精神有了更大收获
由于近几年采山的人越来越多,每到山货成熟季节,近处的山货很快被采光。为了避开人群,张永库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到几十公里外去采山,远的时候甚至要赶上百公里的路才能找到理想的采摘地点。遇到雨天,经常被浇成落汤鸡,还要背负几十斤的山货在泥泞的山路上骑行。即使是经常上山,也难免迷山,遇到大雾、阴雨等恶劣天气,迷山几个小时都转不出来,有时甚至会遇见大型野生动物。一次,在友好林业局白桦林场,正在采山的张永库与一只野生黑熊不期而遇,幸好黑熊正忙着吃它喜欢的蚂蚁,张永库才得以逃脱。
长期采山让张永库看到,蘑菇、山核桃、山梨、松子、榛子等山货虽然生长量大、相对容易采,但采摘的人多,山货上市时间集中,价格极不稳定。他根据自己对山特产品生长习性的了解,将采摘灵芝、树黄等珍贵、附加值高的山特产品作为自己的采摘重点,为此,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靠着一台摩托车和一双勤劳的双手,张永库每年都能采到很多珍贵的山特产品。如今,仅一个秋天的采山收入就有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