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资讯

中国槟榔产业:成瘾性推动消费 产值已超百亿元

时间:2013-10-18 来源:  作者:
【导读】季节性的农产品,往往受到舆论的影响,槟榔也不例外。尽管对于槟榔致癌的观点,国外学界早有定论,但在中国各种争论仍然持续不休,这不但让消费者感到扑朔迷离,而且让整个槟榔产……   编者按:

  季节性的农产品,往往受到舆论的影响,槟榔也不例外。尽管对于槟榔致癌的观点,国外学界早有定论,但在中国各种争论仍然持续不休,这不但让消费者感到扑朔迷离,而且让整个槟榔产业也深受影响。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希望能在还原真相的同时厘清争论背后各方利益的博弈,并试图对槟榔产业如何摆脱质疑,走向可控的发展之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利益催生封口公关 专家发布致癌论遭生命威胁

  独家揭秘槟榔致癌背后的经济博弈

  关于槟榔致癌的争议,从来就没有休止过,而争议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益的博弈。

  起于今年7月的槟榔致癌说,经过媒体的报道,引发热议,然而时隔不到两个月,舆论骤然转向,槟榔从一级致癌物咸鱼翻生为致癌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令人吊诡的是,两种说法都以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报告为依据,但是却推导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让人身陷云雾。事实上,这并不是槟榔产业第一次出现观点矛盾的情况。早在2003年,就有湖南媒体引述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称槟榔致癌,当时,这一观点引来大批专业人士辟谣,舆论同样出现反复。

  如果长期观察槟榔产业,不难发现,槟榔致癌说隔一段时间就会卷土重来,而每次致癌说只要出现,必会在短时间内遭受各方质疑,从而暂时销声匿迹。针对这一现象,时代周报记者多方调查采访,却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疑点,槟榔企业、口腔专家各执一词,甚至有发布致癌观点的专家遭到生命威胁。

  而争议因何而起?舆论为何反复?拨开争议的迷雾,深入观察槟榔产业背后的经济博弈,真相似乎变得清晰起来。

  论频现乌龙

  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槟榔为一级致癌物,被列入黑名单。一级致癌物的说法来自于IARC的调查报告,而一级意味着致癌的证据已经非常确凿。

  当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张胜作为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湖南)的口腔癌,60%左右都是跟吃槟榔有关。而短短2个月之后,业界对于槟榔的看法,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而重要依据之一仍然是IARC的报告。

  9月22日,有媒体称报道称我国槟榔消费区患口腔癌人数与全国没有差异。记者还采访了5位重量级专家,称作为槟榔食用大省的湖南省口腔癌的死亡率,与全国的口腔癌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此次报道中,记者采访了国内口腔医学泰斗级的专家章魁华,章魁华曾作为2003年中国大陆唯一应邀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所召集的槟榔专题研究会,据他表示,2003年 IARC会议上的一个定论是,咀嚼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的亚硝胺,只要不和烟放在一起嚼,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此后,槟榔只要不和烟放在一起嚼,致癌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观点,在媒体的报道中反复出现,争议似乎盖棺定论,但舆论前后的不一的说辞仍然引起了外界的质疑。媒体前后两个月的报道截然不同。之前的口气毋庸置疑,后面又辟谣。如果都是医学的研究结果,应该是客观的,有一致的结论。关注此报道的湖南某高校传播学院讲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舆论转向的前一天,9月21日,有媒体报道了槟榔价格暴跌80%,百万农户损失惨重的消息。据了解,我国槟榔种植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光是种植农户就超过230万人,而在槟榔深加工集中的湖南省,槟榔产业的产值超过百亿元,有40万从业人员。舆论转向是否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考虑,令人质疑。槟榔是一个地域性的新闻,而经媒体报道,可能会导致一个行业休克式的死亡,因此舆论要特别谨慎客观。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梁剑芳表达了他的担忧。

  抛开经济和舆论,槟榔到底是否致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