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王坟镇:家家种山楂 加工产业兴旺
时间:2013-10-22 来源: 作者:
【导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金秋时节,乡间地头随处可见挂满“红灯笼”的山楂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山楂林被砍伐掉,如今山楂红似火的景象只能在山区才能见到。作为山东省山楂产量最高的……
山上晾晒的山楂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金秋时节,乡间地头随处可见挂满红灯笼的山楂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山楂林被砍伐掉,如今山楂红似火的景象只能在山区才能见到。作为山东省山楂产量最高的乡镇之一,青州王坟镇眼下正是山楂采摘与销售的旺季,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来这里或收购或出售山楂。当地村民几乎家家种山楂,靠着山楂的收入,有的农户供三个孩子上完了大学,有的正在用山楂挣来的钱供孩子花销。10月18日,记者来到青州市王坟镇,感受这里山楂收获时果农的甘苦。现场
收山楂的车排起长队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州市王坟镇一座标着涝洼界的石桥上,这是一个三岔口,比起城市里宽阔的路面要窄得多。可别小瞧这个小小的三岔口,来往的车辆排成了队,一车车拉着山楂的大货车向镇外驶去。在路边上还有几辆正在收购山楂的三轮车,上面的袋子敞开了口,露出了红彤彤的山楂果。
这里山楂是最多的,每年都到这里收。正在收购山楂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果子品质不太好,个头比较小,价格偏低。她收购的是品质不太好的山楂,一斤6毛钱左右。货车司机张先生刚从辽宁来王坟,路上走了十五六个小时。现在已经收购了6万多斤,还有一辆车在前面的加工厂里没有卸完车。张先生说,他收的货直接送到加工厂,收购价每斤7毛多,这个价格算比较好的。
现在山楂差不多已经收完了,山里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收的。涝洼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进山还能看到山楂果。记者沿着王坟镇东的一条路走了下去,在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中看到了一小片还没有收获的山楂。这片山楂大约有十几棵山楂树,红彤彤的山楂果挂满了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娇艳。
在博临路旁开饭馆一名老板告诉记者,王坟镇山楂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这里是山楂交易集散地,每天早上五点多到九点左右,很多河南、东北、陕西等地的外地客商开车往这里送山楂、拉山楂制品。他告诉记者,王坟种山楂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几乎家家户户都种,20多年了,我们种的山楂几乎没出现过卖不出去的情况。你看路边那些加工厂的牌子有多少吧,山楂摘下来就直接送到加工厂里去了,当地种的都满足不了加工厂的需求,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外地人往这里送山楂了。
据了解,王坟山楂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亩产量8000吨,每年都要从附近县市和周边省份收购6万吨山楂进行再加工,年产山楂系列制品12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被誉为中国山楂制品第一镇,该镇现有山楂加工企业约140多家,生产的山楂制品包括山楂饼、山楂糕、山楂果脯等多个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山楂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