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县工商“商标富农” 小蜜蜂变小金蜂
时间:2013-12-19 来源: 作者:
【导读】“我们合作社注册商标后,蜂蜜有了自己的名片,产品供不应求,小蜜蜂穿上了商标的花衣,变成小金蜂天天酿金币。” 高县百王之家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治力手捧“宜宾市商标富……
我们合作社注册商标后,蜂蜜有了自己的名片,产品供不应求,小蜜蜂穿上了商标的花衣,变成小金蜂天天酿金币。 高县百王之家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治力手捧宜宾市商标富农示范专业合作社荣誉证书感慨地说。高县百王之家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陈氏养蜂家族,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文江镇凉村石头寨已有40多年养蜂经历。这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环境优美,四季皆绿,冬暧夏凉,无污染,所产蜂蜜营养价值极高、口味好,但在未申请商标注册前,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对外宣传,蜂产品一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在市场上难以找到销路。
高县工商局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将其列入一村一品、一品一标帮扶发展对象,积极向陈氏养蜂家族宣传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各地商标富农的典型经验。2010年8月指导陈氏家族率先在高县成立了宜宾市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2010年9月帮助申请了百王之家图形商标,2011年10月获商标注册证。
有了商标的名片,合作社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一年更比一年红。2010年,合作社养蜂460群,产值180万元,蜂产品用塑料瓶简易包装,销往高县范围内文江、庆符等乡镇;2011年,带动养蜂户20多户,养蜂920群,产值260万元,蜂产品使用专用瓶包装,标注百王之家图形商标,在宜宾市范围内逐渐小有名气,产品销往高县、珙县、长宁县、兴文县、翠屏区等区县;2012年,带动养蜂户100余户,养蜂3300群,产值320万元,生产销售有蜂王浆、蜂花粉、蜂胶和蜂蜜4个品种,年产量近200吨,蜂产品越来越深受消费者喜爱,誉满省内外,产品销往宜宾、成都、重庆等地。
合作社推行基地+商标+合作社一条龙的产业经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蜂农收入。合作社为蜂农免费提供统一生产技术服务和培训辅导,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生产蜂蜜产品,用保护价从蜂农手中收购蜂蜜,集中销售,统一商标使用,保护商标品牌。今年4月,合作社组织召开了高县第二届养蜂大会,全县156名蜂农参会。合作社负责人就依托养蜂专业合作社,打造蜂业完整产业链情况作了介绍,并带领与会蜂农参观了合作社养蜂研究基地。
蜂农熊仕贤看着正地扩建的基地,感慨道,高县百王之家养蜂专业合作社让我们由散兵游勇变成了大家庭一员,这几年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我们的蜂群翻了番,产量翻了番,收入也翻了番。
目前,合作社正在投资2000万元,用于扩展种场建设,现代化养殖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蜂产品收购,蜂蜜饮料的生产、销售,品牌建设,产品直销等方面。近日,自行研发的一种双饮品灌装饮料瓶,瓶颈和瓶身分别容纳两种饮料,保质期长,通过导通部件使两种饮料混合,使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形象美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成为高县第一个拥有专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此两项专利将用于正在建设的空格牌蜂蜜饮料生产线,待第一条生产线投产,日产能可达3.2千千瓶,日需蜂蜜原料1280斤,3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需蜂蜜原料1.92吨,年产值达1.57亿元,将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增效、蜂农增收,引导村农实现商标富农梦。谭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