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抢注中医古方的背后
时间:2013-12-31 来源: 作者:
【导读】被称为“国粹”的中医,在国际的舞台上,多年来,始终难以展露其真正价值。相反,中医药传统知识却沦为了各国的“免费大餐”。2001年,日本一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
辨证施治让中药难标准化 专家建议立法保护古方被称为国粹的中医,在国际的舞台上,多年来,始终难以展露其真正价值。相反,中医药传统知识却沦为了各国的免费大餐。
2001年,日本一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获得了授权。日本还无偿商业化开发中国《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
在日本抢注中医古方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国内针对中医药标准化的争论,持续多年,久未停息。
文/本报记者张丹
近年来,中医药传统医药知识被发达国家当作免费大餐,他们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不遗余力地对中医药进行商业研发。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国内年轻中医医生的愤慨,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山寨。
被抢注的中医古方
一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组方专利,并授让给阿联酋一公司,于2002年获得美国授权专利,权利要求涉及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的所有剂型。专利说明书中承认组方来源于上海出版的《中华本草》英文版。
一韩国人把传统中药牛黄清心丸进行剂型改造,向我国提交了牛黄清心微胶囊的专利申请。
尽管是山寨货,但是不得不看到的一点,就是这些山寨货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完全没有保护。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赖海标认为,单纯的抄下来古方并没有用,中医关键在于辨证的看病。
他举例说,如目前很多药厂都在生产六味地黄丸,就是一剂古方,并没有哪一家药厂拥有专利,只是药品的商标有着专利保护。但是,对于这些流传至今的古方的价值,他表示,这是中医经过了千年的临床认证,对于大多数人仍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
这样的经过千年临床认证的古方,是否就可以进行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了呢?赖海标认为,标准化就意味着必须进入到西方的审核体系当中,不但提炼、论证等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并且还不一定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