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国为何沦为药材基地
时间:2014-01-02 来源: 作者:
【导读】据28日媒体报道,目前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的中国,却只仅占可怜的5%份额。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规……
据28日媒体报道,目前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的中国,却只仅占可怜的5%份额。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但2012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仅为24.99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2.65亿美元,仅占10.6%,甚至让我们这个中医药发源国出现了300万美元的逆差!而一衣带水的日本和改汉城为首尔的韩国所占份额竟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75%的生产原料需从我国进口,从我国进口粗加工的原料再进行精加工后,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商品,不但造福本国人民,还在世界市场上大行其道。
中药的主要用途在于中医,而近60多年以来,绵延不绝了几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的中医却日渐式微:不管大人、小孩,看病几乎必看西医,西医几乎成了医生的代名词即为实例,医学界里西风压倒东风成了不争的事实。
中医药已为中国人服务了几千年,和作为实证科学的西医一样,作为经验科学,它同样是经受住了无数实践检验过的科学,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专业性真理。只是用西医的理论体系理解起来尚有沟壑,在国内遭忽视、在国外受歧视。之所以有引号,只因这仅为表面现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有几个小故事不妨以飨读者:
曾获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汉方医学权威大塚敬节先生,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此话被他不幸言中。日本超市药店里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而汉方药,就是在公元513年经朝鲜引入日本的,在东瀛足足受宠了1000多年。明治维新后,和当今中国一样,汉方医学一度被边缘化,但又在日本经济腾飞后重归兴旺。《中医学概论》2006年即成为日本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一,2008年还重新被纳入日本医生资格考试科目。
作为现代经济细胞的企业当然也没闲着,日本生产汉方药的龙头企业,主要由津村等少数株式会社把持在手,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津村药业就是其中之翘楚,它是我国中成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家中医药托拉斯早在2001年就在沪上成立了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完成谋篇布局后,于2005年大规模地开展了对中医药审查颇严的美国FDA申请。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日、欧、美,津村药业都奠定了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