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旖旎美若诗
①上世纪7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杭州烟标。
②上世纪7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烟标。
③上世纪8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烟标。
④上世纪8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风光套标中的西湖天下景烟标。
⑤上世纪8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风光套标中的湖心亭烟标。
⑥上世纪8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风光套标中的湖边亭阁烟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浙江杭州自古就是一个好地方。它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创新活力之城;既是城市繁荣、乡韵悠然的人间天堂,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美丽胜境;既是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也是中国极具幸福感、较具安全感的品质之城。杭州西湖,是历代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我国卷烟工业企业出品的烟标上,可以欣赏到杭州西湖美景,别有一番韵味和雅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杨万里的这首诗,写出了六月西湖迥异于平时的绚丽景色。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十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在烟标中,最为人熟知的杭州西湖名胜,当属名列新西湖十景第二位的六和听涛,六和即位于西湖之南的六和塔。它虽不在西湖核心风景区中,却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现存六和塔为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塔高近60米。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上世纪70年代,杭州卷烟厂曾出品杭州烟标(图①),整版以绿色为底,主版是高耸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峰上的六和塔画面;副版图案为著名的西湖断桥。该枚烟标设计简洁,色彩亮丽,令人赏心悦目。此后,杭州成为该厂最主要的品牌之一,虽其品种甚多、版别各异,但图案多年来一直保持一致。
三潭印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相传,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在皓月当空之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此时的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的心中月相辉映,逸兴遄飞,一向为游客所心仪,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三潭印月是最早出现在烟标中的西湖名胜。上世纪30年代,大英烟公司出品的虹霓烟标,主版为英文版,图案为三潭印月与彩虹;副版为中文版,为彩虹图。在一道彩虹的映衬之下,如凤凰飞翔的宝石山顶与美人般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和谐地组合成一幅绝妙的画面,分外迷人。
上世纪70年代,杭州卷烟厂出品的西湖烟标(图②),正版图案为三潭印月中的湖心石塔,副版是六和塔图案。上世纪80年代,该厂出品的西湖烟标(图③),正、副版均为三潭印月中的湖心石塔图案。画中岛上绿树婆娑,亭阁飞檐翘角,湖中碧波荡漾。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上世纪20年代,华成烟公司出品的美丽烟标,主版图案原为坤伶吕美玉的画像。1955年,华成烟公司更名为公私合营华成烟厂后,对其行销了近30年的美丽牌卷烟包装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美丽烟标,主版画面即为西湖北岸宝石山上的保俶塔。上世纪50年代,由浙江勤工烟厂出品的杭州牌烟标也是以保俶塔为主图。后来杭州卷烟厂也出品过保俶塔烟标,主版画面描绘了朝霞初露之时,保俶塔和紫褐色山岩呈现的五彩缤纷的景色。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杭州卷烟厂曾出品西湖风光套标,一套10枚。图案分别为西湖天下景(图④)、三潭印月、湖心亭(图⑤)、湖边亭阁(图⑥)、六和塔、保俶塔、平湖秋月、牡丹园、断桥、九曲桥,把西湖美景尽收入烟标中。这套烟标,主版图案均采用彩色照片,副版均为相应景点的文字简介。该套烟标内容丰富、文字精练、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可谓套标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