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寒地龙药月见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赋能特色种植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在海伦市前进镇自新村,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南侧,一片占地1000亩的特色种植基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这里便是海伦市寒地龙药月见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海伦市军琢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倾力打造的农业示范项目,园区以科学种植为支撑、以特色品种为核心、以效益提升为目标,为当地农业结构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特色品种锚定发展方向,多重价值彰显种植优势
园区聚焦月见草这一特色药用植物,所选品种含油量高达25%,兼具极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从功效来看,月见草的价值多元且显著:其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敛疮、熄风平肝之效,对缓解焦虑烦躁症有积极作用;月见草油富含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等多种脂肪酸,不仅能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脂肪肝、辅助减肥,还可抗心律失常、抗炎、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颇具成效;同时,其还能祛风湿、强筋骨,是兼具药用与健康价值的优质作物。
正是基于这些突出的功效,月见草在医药、健康产业领域需求旺盛,为园区种植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也让这一特色种植项目从源头上具备了高附加值的发展潜力。
科学栽培筑牢品质根基,规范化种植提升产业能级
为确保月见草品质与产量,园区依托先进农业技术,构建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体系,从选地到收获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科技赋能的力量。
精准选地,筑牢基础。园区严格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不积水的岗平地种植,前茬选用玉米茬,且轮作年限确保在5年以上,从源头保障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环境。
精细整地,保障墒情。因月见草种子粒小,萌发对土壤条件要求严苛,园区采用秋季整地起垄模式,确保整地质量,为种子萌发创造最优条件。
科学处理,促早发芽。播种前,种子需经30℃左右温水浸泡24-26小时,控干水后阴干至互不粘连再进行播种,有效提升发芽率与出苗速度。
合理施肥,按需供给。针对月见草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园区精准施入45%氮磷钾复合肥,公顷用量200公斤,既满足生长需求,又避免资源浪费。
适时播种,严控细节。每年4月初,当土壤化冻3-4厘米时启动播种,借助大豆精播机更换播种盘作业,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1厘米,覆土镇压后厚度0.5厘米,播后用镇压器适当压实,以保持土壤墒情,为保全苗提供关键保障。
创新模式,提质增效。园区采用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公顷播种量10公斤,保苗达35万株,通过优化种植密度提升光能与土地利用率,为高产奠定基础。
精细管理,全程护航。田间管理采用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播后苗前用96%金都尔封闭除草,苗后针对阔叶杂草开展人工除草,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适时收获,保障品质。结合月见草无限开花结荚的习性,园区摒弃“整株成熟度”判断标准,对晚熟品种在9月末至10月初、茎底部荚开裂3-5个时进行机械收获与脱粒,并及时筛选、保存、销售,最大化保留产品价值。
效益可观带动多方共赢,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的种植模式与优质的品种特性,让园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愈发凸显。据测算,园区月见草预计公顷产量达2325公斤,按订单价格14元/公斤计算,公顷产值可达32550元;而公顷总投入约17730元(含地租11000元、整地起垄800元、肥料720元、种子210元、农药除草剂200元、人工除草1600元、中耕费用400元、机械收割脱粒2200元、人工筛选300元),公顷纯效益可达14820元,目标亩产155公斤的产量预期与可观收益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印证了月见草种植“投入少、成本低、产量高、价格好”的优势。
作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价值远不止于经济效益。通过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特色产业模式的探索,园区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经验,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特色种植,助力农业结构从传统作物向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转型。同时,项目的落地还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海伦市寒地龙药月见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实践,不仅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探索,更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未来,随着示范效应的持续释放,这里将成为海伦市乃至全省特色种植产业的“样板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奏响更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