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烟草病害的识别及防治策略(下)

时间:2009-12-01 来源:  作者:

    (六)烟草蛙眼病(别名又叫烟草白星病)

  识别症状:幼苗和成株叶片均可受害。病斑圆形,茶褐色和污灰色,中心呈灰白色羊皮质状,外层有一狭窄、深褐色边缘,似蛙眼。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阴雨、高湿的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策略:

  1、早育苗,早移栽;2、加强烟田管理,合理施肥;3、注意搞好田间卫生;4、苗床期喷洒波尔多液,大田期可喷洒多菌灵等药剂。

  (七)烟草空腔病

  识别症状:多以烟草打顶及打株杈时发生。病株顶叶凋萎,叶片下垂或脱落,茎部变空,茎心髓出现软腐。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及病残体中越冬,从伤口侵入。高湿、土质黏重有利于发病。

  防治策略:

  1、合理轮作;2、及时拔除病株;3、加强肥水管理;4、发病初期喷洒农用链霉素。

  (八)烟草白粉病

  识别症状:主要危害大田烟株叶片。通常老叶片先发病,自下而上逐渐蔓延。初期被害叶片出现白色圆形病斑,表面被一层白粉(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覆盖,最后叶片呈黄褐色枯死,病部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闭囊壳或子囊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在烟草生长期,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寄主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阴湿、氮肥过多、烟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策略:

  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密植;3、适时早栽,及时采收;4、增施钾肥;5、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百菌清或三福美(退菌特)等化学药剂。

  (九)烟草根黑腐病

  识别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受害。多从幼苗近地面处侵入,病斑环茎扩展引起腐烂,病苗倒状。较大烟苗受害后,支根尖端变黑、腐烂,病株生长受抑制,常呈黄色,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矮化,往往提早开花。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田间,通过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土壤中有机质多、含水量高有利于病害发生。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土壤PH值低于6时,对病害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防治策略:

  1、选用抗菌素病品种;2、与禾本科植物轮作;3、注意苗床卫生,选用无病土育苗;4、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用5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对苗床或茎基部喷雾,具有较好防病效果。

  (十)烟草菌核病

  识别症状:幼苗受害后,病部呈红褐色,后变湿腐状,严重时全株枯萎。受害成株基部形成白絮状菌丝层,后期病株茎秆和蒴困内形成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残体和混杂在种子中越冬。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晚栽或发迟熟品种发病重,连作田块轮作田块发病重,烟株生长茂密、高湿有利于发病。$page$

  防治策略:

  1、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植物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

  3、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拔除初期病株,并集中处理;

  4、发病初期喷施菌核净等化学药剂。

  (十一)烟草青枯病

  识别症状:典型维管束病害,先是茎和叶脉内的导管变黑,再发展到髓部,外表出现黑条斑,叶片萎垂青枯。病株常呈现半边枯的现象,维管束变褐,有白色乳黏液(菌浓)。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及其他寄主中越冬。在田间,借灌溉水、农事操作等到传播。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诱发病害。连作田病重。

  防治策略:

  1、选栽抗病品种;2、实行轮作;3、早播、早栽;

  4、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处理。 

  (十二)烟草根结线虫病

  识别症状:受害烟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从尖端和边缘干枯内卷,较正常植株矮,根部有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根结),须根很少,严重时,肿胀呈鸡爪状。后期根部腐烂中空,仅剩皮层和木质部。

  发病规律:线虫以卵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中或其他寄主的根结中越冬。借农事操作和排灌水等传播,连作田发病较重。干旱有利于发病。

  防治策略:

  1、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植物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

  3、改善栽培管理措施;4、可用混剂熏蒸土壤或苯线磷等药穴施或沟施。

  (十三)烟草气候性斑点病

  识别症状:受害叶片上有许多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点,有时呈现火烧似的斑块。

  发病规律:本病主要由大气中高浓度的臭氧所致,二氧化硫刀可致病。

  防治策略:1、选用抗性强的品种;2、用联苯胺、1,4-萘醌药剂等防治有效。

  综合防治策略:在育苗过程中,应切实加强育苗场地、装盘、播种场地、移载场地、剪叶工具和工作人员的彻底消毒,在搞好病害防治工作,应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从病原入手,切断传染源,合理选用抗强(耐)病品种是关键,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安排作物茬口,治蚜防病是最佳措施,再辅以药剂防治烟苗病害的大发生是最佳方法。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