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烟以滇为天

时间:2010-01-21 来源:  作者:
    1940年由当时中国实业部出版的《烟草》一书认为,早在公元225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在云南就使用过烟草。书中引用了民间传说,蜀国丞相诸葛亮兴兵征蛮到了云南,军营中瘴气弥漫,士兵多患疾病。诸葛亮到处打听药方,当地土人献上了“九叶云香草”。诸葛亮让士兵点燃吸用,瘴气霍然而愈。并认定这种“九叶云香草”就是云南的土烟。在中国著名的晾晒烟产区山东、河南邓州等地,烟农也认为他们种植的晾晒烟来自云南,就是诸葛亮避瘴气用的“九叶云香草”。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流传至今的《烟源歌》中,也附和了《烟草》的“道听途说”:“要说烟源三国起,证讨南蛮战人生,孔明亲自把兵督……还用百草辣子薰。其中有种黄金叶,胜过其他几十分……,其实金叶叫烟草,一直流传到如今。”
 
  如果说传说被添油加醋,民谣也附和传说,那么在云南南部及西双版纳一带,如今依旧分布着一种多年生野生烟草确是事实,另外,李京在元朝大德七年(1303)写成的《云南志略》记载:金齿百夷(即今天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有“嚼烟草的习俗和嗜好”。也许云南确实是在明朝之前就有烟草,只是和明代传入的烟草不同祖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烟草传入云南的确切时间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据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的记载看,烟草可能是由来云南平定番乱的军队带过来的。《景岳全书》记录了明正统六年到十四年(1441-1449)明宗派兵部尚书王骥率兵“三征麓川”,来过云南,他在军队中也曾使用烟草来避瘴气,而云南土人则嗜烟成癖。
 
  明代兰茂的《滇南草本》一书,也有关于云南人用烟草治病的记载:“野烟,一名烟草,性温,味辛麻,有大毒。治疗毒疔疮、一切热毒疮;或吃牛马驴骡死肉,中此恶毒,唯用此可救。”这种“野烟”也许就是云南的原生烟,当时一般作为药物使用。
 
  据记载,明泰昌元年(1620)滇南蒙自一带已经有许多人晾晒吸用“兰花烟”,此后滇西腾冲、梁河一带开始种植从印度、缅甸传来的“濮子烟”。清嘉庆时陈琮辑成的《烟草谱》一书,也把当时有名的烟草做了列举,其中也提到了云南烟:“兰花香烟出云南。”
 
  19世纪中叶,具有商品意义的烟草制品在云南出现。清同治八年(1869)滇南蒙自新安所响水村周氏兄弟发明了刀切烟工艺,首次在云南成功制成了烟丝。第二年他们又将刀片装入木制工具中,把去梗压榨的烟叶铺凳扣板,用刀推削,制成细如头发的烟丝,被人们称为“刀烟”。
 
  烟草在云南的发展,清朝可能就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清人吴大勋在《滇南见闻录》中所载:“蔫亦作菸,俗作烟,本名淡巴菰。夷地草也。初植于闽,今则遍天下尚之,滇省各郡无处不植蔫。”
 
  无需太多的阐述,从目前烟草的发展看,只要把话题切入到烟草,就无法绕开云南,“烟以滇为天”,怕是没几个人会站出来反对吧。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