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茶:嗜好、开拓与帝国》 一部以茶为主角的世界史

时间:2010-03-18 来源:  作者:

 

  当我推荐罗伊·莫可塞姆的《茶:嗜好、开拓与帝国》时,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会想,为什么要去读这样一本老外撰写的茶史。的确,中国是茶的故乡,即便是有文字记载的饮茶史也有两千多年。要说外邦饮茶,就算是将茶道演绎成一种艺术的日本,国人可能也会不屑一顾,因为这不过是承袭了唐宋遗风罢了。至于时下流行的立顿红茶之类,许多从小到大浸淫在绿茶清香中的茶客更要嗤之以鼻了。

  然而,不管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客观事实是中国之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喝的主要是红茶,而中国既不是最大的茶叶种植和生产国,也不是最大的茶叶出口国,前者是印度,后者是斯里兰卡(古称锡兰)。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茶叶企业当然也就不可能轮到中国,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和印度财团塔塔控制的茶叶公司,规模都远大于国内的茶叶企业。茶作为和咖啡齐名的世界饮料,在其从中国(或者说东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英国人所起的作用实际远大于中国,就好比如果没有西班牙人,可可不过是阿兹特克人的饮料而已。首创者的历史贡献当然不能忽视,但传播者的关键作用更不能抹杀,我们对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这句话必须要有正确理解。

  一旦我们将视野从960万平方公里拓展到全球范围,就会发现茶其实是在近现代史上扮演了特殊作用的一种植物,它是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在这些事件中最为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便是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众所周知,那几个化装成印第安人的“动乱分子”,很快演变成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集体判断,最终导致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而要说清楚这桩暴力抗法事件的前因后果,就不能不提到鼎鼎有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有案可稽的第一次向英国本土输入茶叶是在1669年,从到爪哇岛万丹港来做生意的福建商船那里买到了143磅茶叶。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英语中茶叶一词“tea”就是来源于闽南语中的茶字的读音。至于传入英国的具体时间,史书并无明载,一般认为荷兰人在1630年前后将茶叶传入了英国本土。

  不过,英国人对于茶的接受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至17世纪末,英国的茶叶进口量还很小,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的贸易。因为当时英国的茶叶主要采购自澳门的葡萄牙人和巴达维亚荷兰人,供货渠道的限制和数量的不足导致了英国国内茶叶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这也是茶在传入英国后的一个世纪之后仍然无法在普通民众中普及的重要原因。直到171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才在广州开始了与中国的直接茶叶贸易。最初,不仅茶的养生作用得不到肯定,而且有许多人认为是一种有毒的兴奋剂,甚至连小口饮茶的举止都会被斥责为荼毒国民精神。英国的反茶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苏格兰地区,他们在1744年掀起了席卷全苏格兰的“抵制茶叶”运动。但此后不到一百年时间里饮茶迅速流行起来,并影响到了美洲殖民地。

  值得一提的是,茶在法国等国家也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快又被咖啡和葡萄酒所取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经说过,茶叶只有在那些不生产葡萄酒的国家才能够真正受到人们的喜爱。

  茶叶需求量的上升和当时的高关税导致了走私行为的盛行,其中在1760年美洲进口的100万磅茶叶中,有3/4是走私茶。为了抑制北美地区的茶叶走私,英国于1767年开始对运送到美洲的茶叶采取退税政策,东印度公司一开始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不久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根据18世纪上半叶的规定,东印度公司只负责将茶卖到英国,销往北美的茶叶必须在伦敦拍卖后由本土商人经销。由于英国本土的茶叶走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走私进英国的茶叶导致东印度公司合法入关的茶叶滞销,于是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申请直接向北美出口茶叶。英国政府作为东印度公司最大的主顾,自然胳膊肘要向内拐,于1773年通过了《茶叶法》,批准了东印度公司的申请,同时对其向北美出口的茶叶征收每磅3便士的税,正是这3便士烧起了燎原大火。东印度公司原本还计划垄断北美茶叶市场,挤出原有的经销商,这就更是火上浇油了。于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了。

  大家通常认为,英国人在找到鸦片这种商品之前,在对华贸易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不过只要英国的茶叶一天不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即便扩大鸦片贸易规模也不足以抵消中英贸易的不平衡,这倒是对的。实际上早在英法七年战争后,东印度公司孟加拉总督奥伦·黑斯切科斯开始了在印度栽种茶树的最初努力,1793年马噶尔尼勋爵访华时也带走了一些茶树及其种子,包括在江西玉山县获得的白眉茶种。

  英国人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茶树的引种上,18世纪末著名植物学家班克斯爵士在其中最为著名。当时英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十分呆板,他们居然相信绿茶和红茶由专门的茶树长出。班克斯也持这样的观点,1778年他向东印度公司提交了著名的“关于在印度栽培茶树”报告书,其中指出红茶的适中范围在北纬26度到30度之间,绿茶的适中范围在北纬30度到35度之间,印度东北部毗邻不丹的山区是整个次大陆最适宜种茶的地区。除此之外,班克斯还提议加尔各答建立了第一种茶研究机构,他的努力为印度的茶叶兴起奠定了最关键的基础。

  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驻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领事注意到阿萨姆人有饮茶的习惯,随后英国人又在阿萨姆发现了印度茶树。1826年,通过与缅甸的战争,东印度公司最终吞并了阿萨姆。印度茶叶种植园极大地影响了南亚的社会形态,这一切是和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统治方式的变化同步的。1834年,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中英贸易的垄断权,该公司随后发展为英国政府的一个机构,以后者的名义管理英属印度并征税。英国人在阿萨姆同时种植印度茶树和中国茶树,还从中国招募有经验的采茶工人到当地工作。虽然最初的种植遇到了大量的困难,但规模化种植园最终使阿萨姆成为印度最主要的茶叶基地。

  种植园最初采用奴隶制,一如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园,在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解放奴隶法案》后十年,英属印度才最终放弃了奴隶制。然而作为劳动力替代方式的雇佣制也并不比奴隶制好多少,苦力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十分糟糕,待遇也非常低下。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模式仍然得到了推广,并且应用到了另一大茶叶种植基地锡兰。由于僧伽罗人对在种植园工作十分厌恶,英国人从印度南方招募泰米尔人到斯里兰卡北部的茶叶种植园,虽然泰米尔劳工的死亡率比较高,活下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重回故乡,但仅仅是留下来的人数就改变了斯里兰卡的民族构成,从而为旷日持久的斯里兰卡内部冲突埋下了伏笔。后来,茶树还被引入到非洲,在那个大陆上这当然又是另一段曲折的故事了。

 


  根据波士顿倾茶事件绘制的画。画面上,一群波士顿市民正逼着一个满身沾满羽毛的海关官员喝茶,远处船上的人们正把茶叶倒入海中。这起导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事件,就是由茶叶引发的。

 

 

  《茶:嗜好、开拓与帝国》 (美)罗伊·莫可塞姆著 李小青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1月版 28.00元 

 

 

  《改变世界的植物》 (英)托比·马斯格雷夫、威尔·马斯格雷夫著 董晓黎译 希望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9.80元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