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苗族古歌中的烟俗文化
苗族古歌不仅具有史学价值,其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样也不可低估。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民间文学的继承全靠口传心记,代代沿袭,在长期的辛勤劳作和社会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作为苗族历史文化的苗族古歌,就很自然地以骈文化诗歌的体裁出现,在语音运用方面十分讲究,力求达到顺俗顺口,能唱能记,为群众听喜爱,便于流传。
通过苗族古歌中的烟俗文化,反映了苗族的社会生活和淳朴的民族特性,表现了苗族人民的道德风尚,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一)
妹家住在大河边
一卖烧酒二卖烟
有钱哥哥请吃酒
无钱哥哥请抽烟
(二)
好烟吹口嘴里香
好茶喝杯心里凉
好酒喝得昏昏醉
还是好烟伴我郎
(三)
抽烟要抽妹装烟
戴花要戴双石榴
好烟越吃越有味
好花越戴越风流
(四)
戴花要戴朵朵鲜
吃烟要吃满烟杆
苏州火镰铜包边
抽起烟来香满天
(五)
短短烟袋不多长
装杆香烟送情郎
谈谈家常哟喂哟
幸福日子万年长$page$
(六)
正月里来是新年,手拿烟米进烟田,
二月里来是新春,烟儿正在生,
三月里来是清明,烟儿长成林,
四月里来栽早秧,烟儿正开张,
五月里来是端阳,烟儿匹匹长,
六月里来三伏天,打把钢刀来割烟。
四川来个巧铁匠,打把钢刀又像样。
钢刀割来索索拴,门前架起烟推杆。
白天推去太阳晒,夜晚推到屋檐边,
三糕太阳两糕雨,烟叶晒得油黢黢,
三糕太阳两糕露,烟叶晒得黄央央。
(七)
四川来个巧匠人,单打烟杆斗营生,
前头打起鹦哥嘴,后头打起燕尾形,
白铜烟杆龙凤头,丢在黄河起青烟,
同齐动手同齐歇,不能丢妹在河边。
(八)
吃了烟起来,烟杆排对排,
烟杆儿排队伍,弟兄们站起来。
吃了烟又薅,烟杆儿撇上腰,
弟兄不过瘾,还有三排稍。
主人生得傻,装烟大把家,
弟兄们吃不完,拿起走别家,
主人生得确,装烟像火药,
这头点起火,那头就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