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析《天香》

时间:2010-08-19 来源:  作者:

    石涛和尚为胜国楚藩之裔,以诗画逃禅,高逸绝世。海盐陈氏藏其所制鼻烟壶,以西藏贝多树子为之。上有程松门刻小像并壶铭,余爱其朴栗古致。为赋一解,乞得此壶,亦香国中鼻功德也。

    薰亚金丝,香参玉垄,沈沈冷麝如水。
    故国茄花,王孙芳草,尽化海山云气。
    半囊  蔼,空悟破枯禅一指。
    休问壶天日月,销磨芯刍身世。
    拈来信多妙谛,贮烟 倍 经余事。
    叹息百年硕果,等闲匏系。
    万感都成蜡味,但愁惹西来暗尘起。
    更倦残熏,生酸老泪。

    郑文焯(1856~1918),近代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山东高密人,曾任清朝光绪年间内阁中书,著有《大鹤山房全集》。郑文焯才思敏捷,一生淡泊名利,对宗教研究颇有兴趣,在众多关于烟草的诗词中,他的《天香》一词,是唯一将烟草与宗教紧密相连的作品。

    “石涛和尚为胜国楚藩之裔,以诗画逃禅,高逸绝世。”在郑文焯心目中,这位出身显贵、才高绝世的石涛和尚,是常人不可比的。石涛,原名朱若极,又名超济,字涛,号清湘老人,明楚藩之后,精于隶书,善画山水兰竹。盐海一位陈姓人,收藏了石涛和尚用过的一只鼻烟壶。这只鼻烟壶是用西藏的贝多树子制作的,壶上有程松门刻制的石涛和尚像和铭文。郑文焯见到这只鼻烟壶以后甚是喜爱,并作赋解说鼻烟壶上的人像与铭文,因而乞得这只鼻烟壶。

    “半囊  蔼,空悟破枯禅一指。休问壶天日月,销磨芯刍身世。拈来信多妙谛,贮烟 倍 经余事。”郑文焯闻着鼻烟,空悟静坐参禅,他深知,静坐参禅并非是追求宗教所称的“仙境”,而只为了修身养性。他在词中叹道:人生百年,各种感受一如这壶中的鼻烟味道。$page$

    词中所述的鼻烟壶的确是有其来历的,据铢庵《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记载,郑文焯有赵之谦《勇卢闲洁》手批本,其批注介绍,海盐陈氏姬藕如藏有石涛和尚烟壶一具,这烟壶是用贝多树子制成的,苍黝微紫,壶体直径约为一寸,腹内空空,背刻有石涛小像,并有铭文道:“贝子西藏载,西方僧带来,纹银二十两,石涛和尚买。”由此可见,这只鼻烟壶是石涛和尚从西方僧侣手中买来的,为石涛和尚之爱物。因此郑文焯感叹,能得此壶,实在是一种幸运。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