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的卷烟工业
时间:2010-08-23 来源: 作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洋、华成等民族烟厂遭到日军炮火的破坏,同时武汉等地的烟厂也被日军飞机轰炸。上海沦陷后,民族烟厂在产供销各方面进一步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控制和垄断,经营困难,多数烟厂开工不足。1943年3月,上海民族烟厂仅存28家,为1927年卷烟厂总数的15%。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接管了英商颐中烟草公司在上海、天津、青岛的工厂,实行军事管理。卷烟工业在日军的控制下实行烟草组合和烟草统治,卷烟产品和原辅材料实行配给。卷烟厂生产的“旭光”、“太阳”等牌号的卷烟,也成为日军的军用品。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内迁,东南和中原地区的一些卷烟设备和技术人员进入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推动了西南卷烟工业的发展。同时河南、安徽、山东等产烟区的难民涌入大后方,发展手工卷烟产业,成为战时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