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医药战略价值
在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首届岐黄论坛中,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振兴中医药,就必须将其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当前已具备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中医药国情调研专家陈其广的这篇专论深入阐释了中医药所具备的内在战略特性。
尽管战略通常被理解为和计谋、定位或模式一类概念密切相关,是人类用主观认识和意志赋予客观事物的,然而笔者认为:为事物内在本质和关联环境因素所共同决定的该事物的战略价值,并非人们从主观认识和意志出发,赋予事物和行为的外在特性,而是因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方向性、关键性和全局性本质客观存在的内在特性。正因为中医药具备了此种内在战略特性,从而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至少具备了医药、经济、文化、安全、生态文明及社会等六个领域的战略价值。从最直接的应用领域医药卫生来看,结合医改的推进,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与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是一项非常必要和紧迫的重大国家战略,而唯有中医药才是成功建设这两个体系的战略基石。
我国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医疗模式
当前,国民医疗保障已成世界性执政难题,关键在于:无论采用何种支付方式,只要无法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吹气泡式的膨胀,现有医保体系的各类支付主体都将难以承受持续增长的医药费用负担,从而迟早引发政治和社会问题。而我国当前以至于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经济状况都必定无法承受照搬国外所谓现代先进医药模式将造成的巨大支付压力。
数据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居于世界前列,GDP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仅位列全球第90位左右,还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已达5.2%,人均年卫生总费用超过1820元,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可是美国仅医疗开支就占GDP的18%左右,比我国卫生总费用还高13个百分点。美国人均医疗费用8000美元,是我国的40倍左右。即便如此,这还是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连续多年超过GDP增速,国家财政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01年到2011年几乎翻倍的结果。如把美国人均医疗开支水平作为国际先进医疗水平的服务标准,仅医疗开支一项,2010年我国就需要67万亿元人民币,而该年我国GDP总值只有40.12万亿元。
因此,以美国为典型的用尖端的理化检查设备、巨资研发的各类新药和层出不穷的手术新方法作为技术支撑的高成本的所谓现代先进医药模式,绝非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所能承受的。我国不应该也没有经济能力来追随、沿袭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将医药垄断企业利益隐身于高科技之后的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