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金橘蜜”今年几近绝收 降雨频繁是直接原因
金橘蜜为桂林第二大蜜种,其色泽光亮,呈乳白状,有金橘芳香。今年以来,在市区的一些蜂蜜产品直销店却难见新鲜金橘蜜踪影。为此,记者来到桂林市金橘蜜主产区阳朔县走访了部分蜂农。
众所周知,阳朔是桂林金橘主产县,2010年获中国金橘之乡称号。据权威部门统计,素有山水甲天下,金橘誉中华之美称的阳朔现有金橘种植面积12万多亩,每年5月至7月是桂林金橘开花的季节,桂林的养蜂人纷纷将蜂场搬迁至金橘种植区采蜜。日前,阳朔县蜂业协会会长朱桥记感叹:按正常年份,养蜂人每年可从金橘产区采收200多吨的商品蜜,而今年非常意外,转场到金橘产区以来,至金橘花结束,他家的200多群蜂居然还没采到一点金橘蜜。这一罕见现象是他从业40多年首次遇到的。
几乎每天一场雨金橘蜜几近绝收
降雨频繁是导致今年金橘蜜失收的直接原因。
日前,记者就全市蜂产业状况采访了市蜂业协会会长廖国贤。66岁的廖国贤从事蜜蜂养殖已有49个年头,是桂林市职业养蜂时间最长的人。他说,今年上半年桂林蜂蜜基本处于歉收状态。3月初,当大批桂林养蜂人前往广东、柳州以南的地区采收荔枝、龙眼蜜时,就遇到了持续的降雨天,本来很好收的荔枝、龙眼蜜,今年比正常年份减收约三至四成。按桂林养蜂人的作业规律,他们在外地采收完荔枝、龙眼蜜后,就会转场桂林,等待采收5月初开花的金橘花蜜。今年的天气好像故意与养蜂人作对,当大批桂林养蜂人转场回来等待采收金橘蜜时,多雨天气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进入金橘花开的季节,几乎每天都会降一场雨,雨水将那些分泌出的金橘花蜜清洗干净,导致金橘蜜陷入几近绝收的境地。
阳朔县蜂业协会会长朱桥记说,他的蜂场有蜜蜂210群,去年他收获金橘蜜4吨多,按市场调出价每公斤36元计,收入14万多元。而今年整个金橘开花季节,他家的210群蜂没采收一斤蜜。他说,同行中虽然也有零星几户养蜂人抢收了少许金橘蜜,但就全市金橘主产区阳朔县而言,全部采收到位的金橘蜜应在10吨以内,与正常年份的200多吨金橘蜜比相差太远。临桂、灵川、永福等地虽然同为金橘种植区,正常年份金橘蜜总产量仅在10吨以内,今年的产量更是微不足道了。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罕见的多雨天气导致桂林金橘蜂蜜几近绝收,这是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性灾害。作为职业养蜂人,对待这一现象要以平常心处之,不要因一时的失收、一季的失收而放松对蜂场的技术管护。蜂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常年份,一群蜂每年可创产值2000元以上。一个技术管理到位的蜂场,以养殖100群蜂计算,每年至少可创产值20万元,而所承担的风险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纵观桂林现有的职业养蜂人,他们都是在养蜂行业打拼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早已知道天气对养蜂业的危害,损失一季不应损害他们从事养蜂职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