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补宜食西洋参
西洋参,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产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我国亦有栽培。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上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药理研究表明,西洋参主要成份为人参甙类,又含挥发油、树脂等,有镇静大脑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的兴奋作用。
人参、洋参均有补气生津之效,但人参甘而微温,为大补元气之竣品;西洋参味苦性寒,兼有清热之功,故气脱证及肺脾气虚者宜用人参,而脾胃气阴两伤有热者以用洋参为宜。秋季气候干燥,易损津伤肺,耗伤阴液,而老年人体内阴液不足,易致阴虚火旺,故老年人秋日进补以洋参为宜。
家庭进补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含化法 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饭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将其切为薄片备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量2~4克。
冲粉法 将本品研为细粉状,每次5克,用纱布或滤纸包好,放入沸水中冲泡后代茶饮服。
炖服法 将原皮西洋参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内,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再将碗密封,放入锅中蒸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蒸服法 将本品研成细粉状,每次用1个鸡蛋拌入本品5克,蒸熟后服食。
入菜法 将原皮西洋参切成薄片,做菜汤时每次放入5克共煮,汤、药同食,每日1次。
煮粥法 取大米50克,煮为稀粥,待熟后加入西洋参粉5克,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