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药材烟草市场网

药材烟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药材烟草知识

我省卷烟等级的变化

时间:2009-12-31 来源:  作者:

    我国卷烟划分等级是解放后才有的。1950年上海试行卷烟产品分级,初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1958年增加了戊级烟。

  解放之初,福建卷烟工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各卷烟厂主要生产丙、丁级卷烟。1957年,福州市场上已有甲、乙级烟,甲级烟产地市场批发价每箱(250条)在750元以上,乙级烟在500~750元,丙级烟在300~500元,300元以下者为丁级烟。1958年,福建省内开始生产甲、乙级卷烟,但产量极少。

  物以稀为贵,甲、乙级卷烟作为高中档卷烟长期供不应求。在卷烟供应困难的20世纪60年代,甲级卷烟作为特供物资,销售受到严格控制。到60年代末,部分乙级烟像“飞马”、“恒大”等牌号,开始在大中城市少量敞开销售,县级城镇只有丙、丁、戊级烟敞开销售。

  1963~1965年,福建市场销售卷烟中甲级烟占0.64%,乙级烟占19.8%;1966~1970年,福建销售卷烟64.75万箱,其中甲级烟占1%,乙级烟占34%;1971~1975年,福建销售的乙级烟比重上升至60%,供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1984年福建省烟草公司成立时,全省卷烟产量为39.3万箱,其中甲级烟已达1.1万箱,乙级烟为26.9万箱,分别占总产量的2.8%和68.4%。至1992年,福建生产甲级烟24.2万箱,乙级烟51.8万箱,分别占总产量的31.8%、68%。

  1985年,《卷烟》国家标准取消戊级,混合型卷烟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1994年,卷烟产品分级改为一、二、三、四、五类。目前,福建与全国各地一样,统一执行了新的卷烟分类标准。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